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岭底高阳是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2年初,赣东北苏区红军主力开赴闽北作战,留下红军赤警营一排多人,驻守高阳,保卫县苏维埃政府和县委机关。高阳在军潭至岭底中段,四面环山。西北通肖村、军潭,南通岭底,西南紧连七岩,东北通白花岩、石溪、高庄和浦城念坑。农历正月三十日,“江、广、浦联防队”队长柯世禄、黄善义等率部500多人,从浦城念坑出发,经棠岭、刘家田、高庄至白花岩集结。当晚,分两路偷袭高阳。农历二月初一清晨,红军战士刚刚出操时,敌人突然发起进攻。因敌众我寡,又缺乏弹药,县委江书记和红军周排长率红军抢占了七岩,封锁敌人,掩护机关和群众向岭底转移。当他们完成任务正要撤退时,七岩已被敌人重重包围。他们誓死不屈,多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冲锋。战斗持续了一天。到傍晚时,红军只剩18人,子弹已经打光,被逼退到七岩绝顶,前有敌兵,后是深渊。周排长率红军与敌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21勇士高呼“红军万岁”,跳下悬岩,18人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英勇不屈的烈士,称“七岩”为“赤岩”,1985年命名为“红军岩”。
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当地党委、政府,在红军岩上刻字“红军岩”,并兴建“红军岩纪念亭”和“红军岩纪念碑”。
巨岩镌刻的“红军岩”,为毛泽东手书体(红——《红旗》杂志,军——《解放军报》,岩——毛泽东诗词),字深度3cm以上,字高2-2.5m。
红军岩纪念亭:坐落在岩石上,钢筋混凝土,六角亭内两柱之径距3.2m,内高3.8m,红色琉璃瓦屋顶,柱油漆,天花板绘制红星图案,六块长条分别绘制了当年红军战斗场面。用花岗石镌刻了“红军岩纪念亭”六个字。
红军岩纪念碑:花岗岩石垫(高2.5m,厚0.8m,宽1.2m),碑上镌刻了当年18勇士跳岩就义事迹。
——摘自《铜钹山旅游概览》
驻足巍巍的红军岩,
我不停地遐想——
风景如画的红土地,
先烈们曾用生命耕耘!
杜鹃似火,
热血浇灌。
碧水丹岩,
忠魂化成。
红军岩十八勇士呵,
没有人知道你们的姓名。
你们却拥有一个相同的称谓:
共产党红军!
红军岩十八勇士呵,
没有人摄下你们的壮举。
五十年后,吴俊发老先生的国画,
却将这一幕带进首都北京。
如今,这动人的故事
同《狼牙山五壮士》
都装进了学生的书包里。
红军岩哦!
您是赣东北大地
烽火年代先锋气节的缩影;
红军岩啊!
您更是信江河畔
新世纪共产党人创业的见证!
一位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
带来了一群群活泼可爱的红领巾,
面对着英雄的山岩,
个个心里暗暗下着决心: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定要做好二十一世纪接班人!
一位位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带来一批批勇于开拓的共产党员们,
面对着英雄的山岩,
举起右手,重温着入党誓词: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理想在这里萌芽,
志向在这里飞翔。
信仰在这里升华,
灵魂在这里洗礼。
红军岩,
翠竹相拥,青松相依。
红军岩,
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辉!
红军岩,
一座共产党人用信仰和行动
铸造的不朽丰碑!
摘自——《铜钹情结》
红军岩
为什么要选择这刀削斧劈般的高崖?
泣血的残阳映红烈火之神,二十一条汉子,屹立绝壁峰顶,砸断了枪支,纵身一跳。
这一跳——大地撼动、山河动容、风云变色。
这一跳——注定要万古流芳。
铜钹山的脊梁也因此而挺拔,铜钹山的风光也因此渗入了红色的元素。
仰视高崖,我污浊的肉躯被纪念亭的高度爱抚。
我无法写出华美的诗章,祭奠在野风中沉寂的红婚。
而他们,却常常逼近我的灵魂。
——摘自《铜钹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