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况东、南皆连万荣,西接阳村乡,北与城区街道办事处,柴家乡为邻,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境内除种植粮棉外,多从事建筑业,被誉为“鲁班之乡”。乡镇企业前些年小炼油小造纸具多,因环境状况差,多被强行取缔和兼并,乡企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急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辖17个行政村,分别为西梁、东梁、马家庄、南梁、胡家堡、刘村、寨上、中湖潮、东湖潮、伯王、武家堡、小梁、南原、小停、辛庄、西坡、东坡。
自然条件小梁乡是国家农业项目开发区,近些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开发配套。
项目区内,人民充分利用先进的灌溉条件,种起了一万多亩优质水稻,不少田块采取稻田养蟹、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办法种植无公害水稻,“界牌大米”也因此声名远扬。多年来,这里的人们爱鸟护鸟成了习惯,加上绿绿葱葱的稻田、汩汩不断的渠水、摇曳多姿的“网络林”,吸引了一群群白鹭翩翩而至。在田野中人们看到:成群的白鹭时而列队飞翔,时而觅食于田埂;时而发出悦耳的鸣声,时而抖起翅膀伸起腿跳起舞蹈。如此少见的“美鸟图”,常常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观看,而且越看心里越高兴。据这里的群众介绍,近一段时间,来这里“享受”的白鹭多时有一两千只,少的也有几十只。虽然白鹭与人们距离很近,可没有一个人去吓唬他们伤害他们。
经济建设小梁乡是闻名三晋的“鲁班之乡”,建筑业是其支柱产业。乡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把建筑业作为转移劳动力的主渠道,作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依托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强大的信息网络,借助各种媒体、驻外机构、劳务输出基地用工企业和中介组织,不断延伸触角,广泛收集劳务市场用工信息。充分发挥乡劳务市场主渠道作用,利用乡信息网,编发用工信息简报,村设立信息板。去年至今共发放用工信息1800余份,提供用工岗位3000余个。筑建劳务基地,把本省大中城市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战场,重点开辟了运城、临汾、晋城等5个就业带。建立劳务用工基地30多个,在全省16个城市建立了联络站,共签订劳务用工订单1.6万人次。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走出去搞对接,召开劳务大会搞对接,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搞对接等多种形式,全面推介全乡劳动力资源,已向广州、深圳等地输送劳动力900余人。通过兴办企业和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工在家门口有活干能挣钱。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使年产值1000万元的“神舟电声公司”落户小梁。该公司不仅每年可从本乡吸纳劳动力300余人,而且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电器技术人员。
相关介绍结合本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态势,通过定期培训,上门服务等措施,有序引导懂经营,会管理的800余名农民工从第一产业进入工业、商贸、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红薯、葡萄、苹果等生产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引农村劳动力。据统计,全乡从事葡萄、苹果、杏、桃销售的经纪人队伍达600余人。该乡还把维护农民工权利,搞好各项服务,作为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工作来抓。使劳动力转移工作逐渐形成了政府搭台、群众自发、中介服务的崭新局面。强化领导搞服务。他们把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逐级分解任务指标,逐项落实责任义务,把抓劳务经济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乡、村班子成员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严格兑现奖惩,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强化维权搞服务。他们高度重视农民工维权工作,严禁对农民工进行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严禁以各种形式雇佣童工,严禁拖欠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和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发展现状去年至今,他们协调处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纠纷40余起,为138位农民工追回工资70余万元;全乡转移劳动力达8500余人,其中有组织转移劳动力约6500余人,转移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劳务创收9000余万元。在全乡人均纯收入5152元中,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就达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