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一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收录三个称号奥托一世的人物,按年代分别是神圣罗马帝国奥托大帝,巴伐利亚国王奥托一世和希腊国王奥托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奥托大帝奥托一世(912.11.23~973.3.23),德意志萨克森王朝第二代国王(936~973),神圣罗马帝国首任皇帝(962~973)。亨利一世之子。

年表

936年成为萨克森公爵,后立为王。即位后,积极打击封建割据势力,抵御匈牙利人入侵,维护中央集权。

937年平定巴伐利亚公爵叛乱后,变公爵世袭制为国王任命制,剥夺公爵的宗教权,并以征讨、联姻等手段,至949年完全控制士瓦本(由其儿子统领)、洛林(由其女婿统领)、巴伐利亚(由其弟弟统领)、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二者由奥托一世本人统领)五大公爵领地,建立起强大的王权。他利用基督教对易北河以东实行殖民统治,残害西斯拉夫人。

951年入侵意大利,娶意王遗孀为妻,在帕维亚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或称伦巴德王)。

953年,奥托一世儿子和女婿因权力分配问题对奥托不满,联合美因茨大主教反对奥托一世。奥托一世笼络德意志贵族抵抗反叛者并取得胜利。

954年,奥托一世召开帝国会议,讨论重新分配土地问题,并借此会议将亲信安插到各个公国之中,控制了各国内政。

955年在奥格斯堡之战中奥托一世御驾亲征,彻底粉碎匈牙利人的入侵。

961年,意大利教皇约翰十二世和意大利城市贵族争夺权力失败,奥托一世应教皇请求再次进军意大利,平息当地叛乱。

962年2月在罗马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他为“奥古斯都”。(习惯上称这个始于962年的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正如伏尔泰所说“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没有全国的经济中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也不存在统一的政治机构,帝国境内7大选侯、10多个大诸侯、200多个中小诸侯独立合法化。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解散。)

加冕后的第11天,奥托一世与教皇签订了著名的《奥托特权协定》,规定了皇帝对教皇的保护,教皇要绝对效忠于皇帝的义务,教皇的人选由皇帝来决定。

963年,奥托一世废黜教皇约翰十二世,确立利奥八世为新教皇。这一举动等于否定了中世纪教皇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惯例,开启了皇帝任免教皇的先例,这也拉开了历史上皇帝与教皇长期斗争的序幕。

966年出兵南意大利,受到拜占庭帝国抵制,被迫议和。

他长期奉行对外扩张政策,不仅给被侵略地区人民带来苦难,也影响了德意志的统一。

巴伐利亚国王奥托一世奥托一世(Otto I,1848年4月27日-1916年10月11日),全名奥托·威廉·柳特波德·阿达尔贝特·瓦尔德玛(Otto Wilhelm Luitpold Adalbert Waldemar),巴伐利亚国王(1886年-1913年)。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与普鲁士公主玛利亚的次子,前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弟弟。

奥托1848年4月27日生于慕尼黑。1886年长兄路德维希二世去世后继承王位。他虽然名义上是巴伐利亚的国王,但他从未能真正统治他的国家,甚至有可能他都不能意识到自己是个国王。奥托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于1875年被宣布为精神错乱。他的一生都在接受药物治疗。奥托登基开始一直都由叔父柳特波德亲王摄政,直到柳特波德去世,其子路德维希成为下一任摄政王。摄政王路德维希通过修宪为自己戴上了巴伐利亚的王冠,成为国王路德维希三世。奥托被废黜,但仍保留国王的头衔。奥托于1916年10月11日在菲斯滕里德去世,终年68岁。葬于慕尼黑圣米迦勒大教堂。

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希腊国王奥托一世(希腊文:Όθων, Βασιλεύς της Ελλάδος,拉丁文转写:Othon, Vasileus tis Ellados,1815年6月1日-1867年7月26日),原名巴伐利亚的奥托·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Otto Friedrich Ludwig von Bayern),巴伐利亚王子,1832年被选为近代希腊王国的首任国王。

奥托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与萨克森-希尔德堡豪森的特丽莎的次子,1815年出生于奥地利帝国萨尔茨堡。他的长兄后来成为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他的三弟后来成为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经由他的远祖巴伐利亚-慕尼黑公爵约翰二世,他是拜占廷帝国科穆宁皇朝和拉斯卡里斯皇朝的后裔

早年的统治

登陆

1831年,当时的希腊总督约安尼斯·卡波蒂斯特里亚斯遇刺,希腊陷入无政府状态。1832年5月的伦敦和会上,列强(英、法、俄)决定:希腊成为独立的君主国,国王为巴伐利亚17岁的小王子奥托。国王的继承人为奥托的后代,如果没有后代奥托的弟弟及其后代为希腊国王的继承人。希腊和巴伐利亚的王位不得由一人兼任。奥托的称号是希腊的国王,而不是希腊人民的国王,这意味着仍有上百万的希腊人在土耳其的统治下。

1833年2月6日,奥托王子在三个摄政和三千五百名巴伐利亚军队的陪同下在有六千名希腊居民的新首都纳夫普利翁登陆。他是乘英国护卫舰HMS马达加斯加号由英、法、俄三国海军护送来的。

巴伐利亚摄政的糟糕统治

由于奥托一世尚未成年,希腊由摄政委员会执政。摄政委员会由三名巴伐利亚摄政组成,分别是枢密院主席约瑟夫·路德维希·冯·阿尔芒斯佩格(Joseph Ludwig von Armansperg)、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冯·毛莱尔(Georg Ludwig von Maurer)、卡尔·冯·阿贝尔(Karl von Abel)。三个摄政主张专制统治,且能力平庸。直到1835年,奥托一世国王年满20岁,开始执政。

希腊人很快发现他们的税收比土耳其统治时代加重了,巴伐利亚主要倚赖向英、法、俄借款过日子,对希腊人征税繁重、管理混乱。奥斯曼帝国的暴政换为了外国的官僚统治,他们鄙夷地将其称为“巴伐利亚官僚制”(Βαυαροκρατία)。希腊人仍没有发言权,甚至连选举地方官吏的权利也没有。摄政们禁止出版物的发行,使他们更加不得民心。

1833年8月,摄政们建立了独立于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希腊东正教会。奥托一世是一位坚定的天主教徒,拒绝改宗东正教,使他在一部分虔诚的希腊教徒的眼中被视为异端。

1834年12月13日,希腊政府迁至雅典。虽然当时的雅典只有一万名居民,废墟比房屋更多。这个选择得到了多数希腊人的同意。

1835年,奥托一世被西班牙国王授予西班牙金羊毛骑士团骑士勋章。

婚姻

1836年,奥托一世访问德国,目的是挑选一位王后。次年二月回国时他给希腊带来一位王后——奥尔登堡的阿玛利亚(Marie Friederike Amelie,1818年12月21日—1875年5月20日)。她是奥尔登堡大公奥古斯特与夫人安哈尔特-贝恩堡-绍姆堡-霍伊姆的阿德莱德的长女。二人一直没有子嗣。

带来一位王后的同时奥托一世还带来了一位新首相——来自巴伐利亚的伊格纳茨·冯·鲁德哈特(Ignaz von Rundhart)。独断专行的阿尔芒斯佩格被解职。

鲁德哈特像他的前任一样,用独断专制的方法来统治希腊。在希腊的立宪主义者和英国公使的压力下,鲁德哈特于10个月后辞职,奥托一世自任首相。

奥托一世早期统治中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和医院的建立,雅典理工大学(Εθνικό Μετσόβιο Πολυτεχνείο)就是这个时候建立的。

九·三宪法革命

奥托一世刚即位,希腊人就希望在新国王的领导下颁布一个宪法。但摄政和首相一直施行专制统治。直到奥托一世自任首相,离希腊人的宪法仍很遥远。国王拒绝议会选举。希腊大部分内阁成员甚至国防大臣还是巴伐利亚人。新王国的统治比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还要差,希腊的人口也在下降。亲俄派企图以一个东正教的王子来代替奥托;亲英派的立宪主义者强烈要求将巴伐利亚官员逐出希腊。英国政府在给奥托一世施压,要求其制定宪法。

1843年,英国在其殖民地爱奥尼亚岛进行改革,并在下议院辩论要在希腊实施代议制制度。

同年9月3日,雅典爆发革命。德米特里·卡勒基斯(Δημήτριος Καλλέργης)上校和独立战争时的民族领袖约安尼斯·马克里亚尼斯(Ιωάννης Μακρυγιάννης)率领军队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经过一些抵抗后,国王同意撤消他的巴伐利亚顾问,并同意召集国民议会颁布宪法。

王国的第一部宪法

1843年11月,希腊王国的第一届议会召开,参加者有来自色雷斯、伊皮鲁斯和马其顿的代表,会议制定了一部新宪法。1844年3月,奥托一世对宪法宣誓。

宪法在精神上是自由主义的,它规定了一个由选举产生的下院,国王同下院有同样的立法权,并保留有否决权。行政权由国王任命的大臣行使,国王有权任免大臣。国王还可以在议会任期未满前将其解散。

然而新宪法下的几任首相似乎不曾注意这部宪法。1843年胜利的不是立宪主义者,而是独立战争时的领袖。希腊从巴伐利亚人的专制统治换为希腊人的专制统治。他们都没有执行民主的原则。

得到民心

穿希腊服装的奥托一世

在九·三革命中,国王奥托一世的威望并没受到影响,可能是他幼稚的本性,且常常穿着民族服装,过着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能得到民心。外国外交官与国王的不合作,反而增加了国王的威信。1850年,出现了所谓“帕西菲科事件”,使希英关系出现危机,却使奥托一世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大卫·帕西菲科是葡萄牙犹太人后裔,出生于英国海外领地直布罗陀。由于他在希腊的房产在反犹游行中被抢劫,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支持其向希腊政府要求巨额赔偿,甚至派了海军封锁了比雷埃夫斯港。奥托一世及其政府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后接受了路易·拿破仑的调解。但法国的调解使英国非常不满并拒绝他的调解。为此法国撤出大使。奥托一世虽然最后屈服了,却得到了希腊人的信任,且赔款也内减到一个很小的数字。一年之后,由于希腊与法国的另一事件,巴麦尊被迫辞职。希腊人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奥托一世受到人民的信任,且发现保持这种信任的关键就是把国王置身于爱国运动前列。

1850年,奥托一世被奥地利皇帝授予奥地利金羊毛骑士团骑士勋章。

“伟大理想”

“伟大理想”(Μεγάλη Ιδέα),即收复领土主义,是希腊人希望复辟拜占廷帝国的梦想。奥斯曼帝国有250万希腊人,在君士坦丁堡、塞萨洛尼基和士麦那的希腊人要求统一起来,这些地方也是希腊商人活动的中心;克里特岛随时都在准备起义。

奥托一世将自身置身于爱国运动前列,以赢得民众的信任,宣扬“伟大理想”是个改变希腊内部问题注意力的机会。1850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正式承认希腊东正教会的独立自主地位。与希腊同样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帝国渐渐取代英国成为希腊利益的保护者。

1854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希腊人认为实现“伟大理想”的机会来到了。当俄、土开战时,希腊人的非正规军队入侵土耳其,希腊政府不顾英、法的反对允许军队支援非正规军。入侵的结果是希腊部队被全部消灭;英、法出兵第二次封锁了比雷埃夫斯港,直到1857年。奥托一世时代的“伟大理想”破灭。

统治危机与十月政变

1859年发生了奥地利与意大利的战争(奥萨战争),奥托一世与他的臣民们在外交政策上发生了第一次分歧:希腊人站在加里波第一边;奥托一世却站在他的亲戚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一边。意大利在法皇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获得了胜利。奥托一世企图用进攻土耳其来挽回威信,但由于上次的教训,没有得到政府和人民的赞同。

由于国王没有子嗣,他的弟弟们不愿意改宗东正教,继位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奥托一世对此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雅典的大学生向群众宣传法国革命和意大利统一的精神,与奥地利同盟的奥托一世现在与“伟大理想”无关了。

奥托一世拒绝让新派政治家入选国会,还背地里反对受到民众支持的首相康斯坦丁·卡纳里斯。1861年发生了学生企图刺杀王后的事件,学生的领袖被许多人奉为英雄;次年又发生了多起未遂叛乱与政变。军队变得越来越无纪律,最终在1862年10月发生政变。

阿卡尔拉米亚的一个地方头目宣布反叛,几天后各地纷纷响应,雅典的部队也加入反叛的行列,于是成立了临时政府。前首相德米特里奥斯·武尔加里斯(Δημήτριος Βούλγαρης)成为临时政府首相,并于同日宣布废黜奥托一世。

流亡与去世

退位后

政变爆发时,奥托一世与阿玛利亚正在伯罗奔尼撒旅行,当他们准备回雅典时,在比雷埃夫斯被阻止不允许上岸。国王没有办法,只好与30年前来到希腊时一样乘坐英国军舰离开希腊。英、法、俄很快承认了希腊人废黜国王。

奥托回到了巴伐利亚,流亡中,他从未放弃过希腊王位。在1866年克里特反抗土耳其的起义中,他曾出资赞助克里特的起义者。

奥托于1867年7月26日在班贝格去世,葬于慕尼黑的天主教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