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读书时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全家读书时间是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联合发表《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而倡导家庭确定的每天的家庭读书时间。

简介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倡导家庭确定每天全家读书时间。

中宣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设计和实施推动本地区全民阅读活动的具体安排。同时,要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网络、手机等多种载体、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全民阅读。

中宣部还指出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希望各地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和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工作中,务求取得实效。

目的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明显,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为巩固扩大已有成果,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会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手段,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重点活动从2009年4月开始,中国文明网牵头组织,联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总工会网站、中国青年网,并会同国内其他相关网站,通过开设专题网页、嘉宾访谈、好书推荐、网上捐赠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在北京市开展“读书月”活动。以在农村和打工子弟学校、建筑工地等设立的“益民书屋”示范点为依托,组织进行知识竞赛、读书演讲、阅读征文、图书捐赠等系列活动。

4月23日前后,启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主题活动,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统一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并延长书店营业时间。同时,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读书公益短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发布读书公益广告。

启动为期一年的“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向全国发出“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学习型社会”倡议,号召广大妇女影响和带动子女培育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同时,各地组织开展“家庭读书节活动”,倡导家庭确定每天全家读书时间,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从5月到10月,在高校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党日、团日主题阅读活动,同时举办“我爱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继续开展“中华诵”和“中华赞”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围绕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推动各级团组织开展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乡村流动图书车到西部贫困地区,为当地青少年提供读书服务。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向地震灾区、贫困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青少年捐赠图书的活动。

11月,在深圳召开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

积极意义中华民族,一向是把读书看得很高的。宋人汪洙编纂的《神童诗》中,就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传颂千年。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神童诗》里是这样回答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用现在的话说,即“知识改变命运”。这算是境界高的。另外两句说读书的古语,似乎要低俗一些,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书读好,金钱美女都有了。先不管他境界高低,反正自古以来,“读书有用论”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占主流的。

当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说一些“读好为了成才,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之类的大道理。这都对。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正视老百姓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世俗标准,那就是看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看培养孩子读书是不是合算。比如说,家境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肯定会算,培养一个孩子读到高中要多少钱、中专要多少钱、大学要多少钱,孩子读出来后,大概可以赚多少钱。这就是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如果觉得入不敷出,可能就会发生弃学、弃考,可能就会念叨“读书无用”。一旦“读书无用论”占了上风,那是很可怕。一定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觉得,培养孩子读书,很合算。对政府来说,这是最起码。

第十四届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维加相继逝世,西班牙人民为了纪念他们热爱的文学巨匠,每到4月23日这一天,当地妇女就赠给自己的爱人一本书,男人们则回赠一朵玫瑰,这种习俗逐渐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流传开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名为“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世界书香日”、“世界阅读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广泛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以此鼓励人们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世界图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2009年4月23日,将迎来第十四届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地纷纷开展“全名阅读”活动,打造“阅读之城”和学习型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