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节概况奖项名称: 中国长春电影节
创办时间: 1992
主办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长春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与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奖。
各奖项提名奖1-3个,根据具体情况另设评委特别奖。对获奖影片、编剧、导演、摄影、音乐、演员分别颁发“金鹿奖”。
长春电影节的口号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内容上集电影、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游于一体,艺术上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和“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
历届长春电影节得奖影片

第一届长春电影节(1992年)
长春金杯奖: 《秋菊打宫司》
长春银杯奖: 《葛老爷子》 《阙里人家》 《人之初 》
特别奖:《毛主席的故事》 《烛光里的微笑》
第二届长春电影节(1994年)
长春金杯奖:《重庆谈判》
长春银杯奖(优秀影片): 《第一诱惑 》《东归英雄传》
评委会特别奖∶ 《带轱辘的摇篮 》
最佳编剧奖∶ 张笑天 《重庆谈判 》
最佳男主角∶王学圻《带轱辘的摇篮》
最佳女主角∶潘虹《股疯》
最佳男配角∶舒适《中国人》
最佳女配角∶曹熙《复活的罪恶》
第三届长春电影节(1996年)
金鹿奖(最佳华语片奖)∶ 《孔繁森》 《好男好女》
优秀华语片奖∶ 《青年刘伯成》 《广州来的新疆娃 》
优秀外语片奖∶《玛内肯皮斯》
最佳编剧奖∶ 思芜 《赢家》
最佳导演奖 ∶侯孝贤《好男好女》
最佳男主角∶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主角∶吴倩莲《夜半歌声 》
最佳男配角∶黄磊《夜半歌声》
最佳女配角∶黄素影《天伦》
评委会特别奖∶ 赵为恒(导演) 《青年刘伯承》
朱天文(编剧) 《好男好女 》
第四届长春电影节(1998年)
金鹿奖(最佳华语片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优秀华语片奖∶《愁眉笑脸》 《十万火急 》
最佳外语片奖∶ 《杀与捕(美)》
最佳编剧∶ 先子良 熊郁 《桃源镇》
最佳导演∶ 塞夫 麦丽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男主角∶句号《惹事生非》
最佳女主角∶艾丽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佳男配角∶ 陈锡煌 《一只鸟仔哮啾啾》
最佳女配角∶宋春丽《离开雷锋的日子》
评委会特别奖∶《桃源镇》 《爱情麻辣烫》
新闻杯最佳银幕奖∶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第五届长春电影节(2000年)
最佳华语故事片∶《横空出世》
优秀华语故事片∶《洗澡》 《沙河悲歌》(台湾)
最佳外语故事片∶《美丽罗塞塔》(法、比)
优秀外语故事片∶《八月里的鱼》(日)
最佳编剧∶ 黄丹、唐娄彝、胡安 《西洋镜》
最佳导演∶陈国星《横空出世》
最佳男主角∶李幼斌《横空出世 》
最佳女主角∶ 汤娜 《最后的猎鹿者》
最佳男配角∶姜武《洗澡》
最佳女配角∶ 陈瑾 《横空出世》
评委会特别奖∶ 《毛主席与斯诺言》 《爆裂刑警》(香港)
第六届长春电影节(2002年)
最佳华语故事片∶《天上草原》
优秀华语故事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最佳外语故事片∶《天使的约定》(法)
最佳编剧∶ 韩志君 《美丽的白银那 》
最佳导演∶马俪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最佳男主角∶侯勇《声震长空》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黄秋生《想飞》
最佳女配角∶ 黄素影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最佳摄影∶ 张锡贵 《刘天华》
最佳音乐∶ 三宝 《天上草原》
评委会特别奖∶ 《荔枝红了》 《人间喜剧》
第七届长春电影节(2004年)
最佳华语故事片∶ 《张思德》
最佳导演∶ 杜琪峰 《大事件》
最佳男主角∶黎明《大城小事》
最佳女主角∶田海蓉《浪漫女孩》
新锐人物奖∶ 钟秋 《我的法兰西岁月》
技术创新奖∶ 《无间道2》
票房价值奖∶ 《新警察故事》
评委会特别奖∶ 《浪漫女孩》 《我的法兰西岁月》 《电影往事》
第八届长春电影节(2006年)
最佳华语故事片:《太行山上》
最佳导演:陈可辛《如果·爱》
最佳男主角:郭富城《三岔口》
最佳女主角:赵薇《情人结》
最佳男配角:曾志伟《早熟》
最佳女配角:宋晓英《情人结》
最佳新人:杨梅《大东巴的女儿》
最佳摄影:鲍德熹《如果·爱》
技术创新奖:《太行山上》
评委会特别奖:《静静的嘛呢石》《两个裹红头巾的女人》《东京审判》
最受观众欢迎影片奖:《如果·爱》
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2008)
最佳华语故事片奖:《破冰》
最佳导演奖:徐耿《破冰》
最佳男主角奖:任程伟《破冰》
最佳女主角奖:马伊琍《江北好人》
最佳男配角奖:刘小峰《盘尼西林1944》
最佳女配角奖:唐加思《夏天,有风吹过》
最佳摄影奖:赵非、李屏宾《太阳照常升起》
最佳音乐奖:邹野《破冰》
最佳数字电影奖:《等郎妹》
最佳新人奖:霍泥芳《夏天,有风吹过》
最受群众欢迎影片奖:《买买提的2008》
评委会特别奖:《男儿本色》、《小巷总理》、《八月一日》
农村题材影片奖:《喜盈门》、《秋菊打官司》、《咱们的牛百岁》、《人生》、《月亮湾的笑声》、《男妇女主任》、《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留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