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旺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石旺鹏,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副教授。[1]

个人简历1988-1992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1992-1995 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1995-1997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997-2000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害虫生物防治室攻读博士学位

2000-2002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002-2003 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化学生态系

2003-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生物防治与化学生态室

社会职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副系主任

研究方向害虫生物防治

昆虫化学生态

害虫综合治理

有机农药研制开发与利用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实践应用

课题项目1. 主持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

2. 主持应用白僵菌防治鲁梅克斯上甜菜夜蛾新技术研究

3. 主持蝗虫微孢子虫影响东亚飞蝗聚集的生理生化机制

4. 主持东亚飞蝗聚集信息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5. 主持绿色有机农药在海南省有机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

6. 主持白前生物制剂研制及其关键技术

论文著作1. Wangpeng Shi, Peter G N. 2004. Njagi. The disruption of aggregation behaviour of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s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infected with Nosema locusta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SCI)

2. 蒋湘,石旺鹏,2003,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02期:52-53

3. 石旺鹏,2003,东亚飞蝗不同来源聚集信息素的电生理活性,昆虫知识,40(2):145-150

4. 石旺鹏,2003,蝗虫微孢子虫病对东亚飞蝗聚集行为的影响,生态学报,23(9)1924-1928

5. 石旺鹏,严毓骅,2002,控制蝗灾保护全球农业,世界农业,12:34-35

6.石旺鹏,2002,蝗虫,让全球头疼,环球时报(科技版),7/4/2002,20

7. 石旺鹏等,2001,海南省撩荒地生态系统飞蝗的持续控制研究,植物保护学报 Vol.28,No.3,p207-212

8. 张龙,石旺鹏等,2001,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6(3):90-95

9. 蒋湘,石旺鹏等,2001,蝗虫微孢子虫病在蝗虫种群间的流行规律研究,青海畜牧兽医杂志,31(4),11-13,6/6

10.石旺鹏,生物防治的安全性与规范措施,国外科技动态,2001,11:14-15

11. 石旺鹏等,2000,蝗虫粪便挥发物对蝗蝻聚集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5(5):56-59

12. 石旺鹏等,锦天牛属阳茎内囊结构,昆虫学报 42(2),核心期刊,1999.5,2/2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feces volatiles on locust aggregation. Fir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cology, 1999, China. Scientific Program and Abstracts, P23.

13. 张龙,严毓骅,石旺鹏等,1999,协调应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中国生物防治,15:57-59?

14. 石旺鹏等,天牛族三种天牛阳茎内囊形态结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998.12,1/21998,3(增刊)

15. 石旺鹏等,楔天牛族四种天牛内囊组织结构研究,植物保护研究进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9,1/2

16. 《英汉汉英农药科技词汇》副主编

奖励情况1. 2001年12月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应用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可持续治理蝗灾的对策及配套技术体系 第六完成人)

2. 2006年12月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