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鹰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日本海军为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开始把两艘快速邮船改装为航空母舰,就是飞鹰级二舰:隼鹰(Junyo)和飞鹰(Hiyo)。

飞鹰级于1942年改装完成,航速25节,在建成后编入同一航空战队,其航速不足以跟上第一,第二及第五航空战队的主力航母。但由于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主力航空母舰损失殆尽,飞鹰级两舰反而成为战争中后期的主力航空母舰,多次出现在战场上。

1942年6月,“隼鹰”号和“龙骧”号编入北方部队,参加了阿留申群岛攻略作战。在南云的机动部队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毁后,山本一度打算急调这两艘母舰南下支援,考虑到时间仓促而放弃。两舰遂继续执行原计划,轰炸了荷兰港和临近的美军基地,支援北方舰队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1942年10月,两舰编入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的前进部队参加了圣克鲁斯群岛海战。10月22日,“飞鹰”号主机故障由两艘驱逐舰保护返回基地。随后的海空战中,“隼鹰”号的舰载机击沉了美航空母舰“大黄蜂”号。这次海战也是日本海军最后一次取得航空母舰大战的战术胜利,但损失的舰载机比美军还要多,而且与美军不同,日本已经再也经受不起如此惨重的损失了。

此后的一年日本收缩防线,改组舰队以备大战。

1944年6月飞鹰级两舰编入第1机动舰队第2航空战队参加马里亚纳大海战,因为飞行员技术的低劣日军再次惨败,20日下午“飞鹰”号被击沉,“隼鹰”号中创返回日本大修,也因而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而幸存到战后,1947年被解体。

标准排水量 26,949吨(改装后)

动力 127,400马力

飞行甲板长度 812英尺

航速 最大25节

主火炮 5英寸火炮12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76座,13mm高射机枪28座

标准舰载机 53架

舰员 1224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