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现设有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和纳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化学基因组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院建立了独立的学术委员会,旨在培养从事化学生物学研究的高层次科研人才。
化学基因组学是运用化学分子探针来系统地研究特定生物学靶点的和生物学过程的新兴学科。开展化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正在致力于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并积极地参与国家新药创新研究体系的建设。
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始建于2003年6月,目前实验室面积已经超过3000平方米。拥有核磁共振、气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PCR仪、超速离心机等先进的科研设备。实验室为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已经通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审核,处于建设期。实验室主要从事包括生物学、有机合成化学、计算化学在内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全合成及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反应机理;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肿瘤干细胞研究;病毒学;结构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生物大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等。重点研究治疗严重危害人健康的恶性肿瘤及病毒性传染疾病(如HIV和HCV等)。
纳微米科学是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开展纳微米科学的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以及推动绿色化学的研究。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纳微米研究中心旨在培养从事纳微米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同时,该研究中心也紧密结合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瞄准国际纳微米材料前沿课题,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全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科交叉的科技优势。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8人,其中教授9人(包括长江特聘教授、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副教授9人、博士后5人。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103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人,培养博士后5人[1]。
【发展历程】2003年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开始筹建。
2004年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录取第一批研究生(9名)。
2005年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第一批实验室建设完成,科研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
2007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立项。
2008年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建立,科研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学院管理体系建立,成立了学院的学术委员会。
2008年“化学基因组学”作为二级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立。
2008年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在人才招聘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举行第一届暑期夏令营进行独立招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