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ad.gif)
陆永跃,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
1994年7月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8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1年6月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年7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任教。
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和检疫/入侵害虫预防与控制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爱好:昆虫摄影。
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联合主持/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部省、厅级及横向项目等十余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在棉铃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南方特色水果香蕉、荔枝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入侵害虫—椰心叶甲、褐纹甘蔗象、刺桐姬小蜂等风险评价和控制技术、南方重要实蝇类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基础及综合防治、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基础生物学、生态学和监控、防除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先后获得了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项、国家专利1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编制广东省地方标准2个,在Genbank登陆基因序列3条,发表学术论文/论著130余篇/部。曾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在昆虫学教学方面作为主创人员先后研制了果树害虫学习系统、果树昆虫学辅助教学课件(南方版)、昆虫与环境学习网站、农业昆虫学网站等多个教学网站(软件),并6次获得全国、广东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奖。
2004年9月底,与曾玲教授、张维球教授一起在广东省吴川等地首次发现重要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我国大陆,随后在红火蚁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空间分布和扩散传播规律、种群暴发规律、疫情监测与抽样技术、防除策略与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曾玲教授等联合编著了中国第一本关于红火蚁方面的著作《红火蚁监测与防治》。研究成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红火蚁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05年4月被任命为广东省红火蚁防控工作专家组成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为昆虫生态学、入侵生物学。目前,重点开展南方重要实蝇类害虫种群控制的生态学基础、红火蚁入侵、定殖、扩张机制和控制的策略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