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化学化工学院与学校一起诞生。学院下设化学教研室、化工教研室和实验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李海荣,院长:贾云,副院长:黄文章、熊伟。全院教职工56人,其中专职教师48名,副教授以上15名,博士6人、在读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43人。形成了年龄、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有油田化学应用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商检技术(系教育部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工业分析与检测、生物制药技术等7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500多人。57年来,为化学化工行业输送了6千多名合格人才,为我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始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厚基础、宽知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都在85%以上。开创了工业分析特色,正打造石油天然气化工特色。
有四大基础化学、化工原理、分析检测、应用化工技术、化工仿真等实验室,使用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有机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电位溶出仪、发射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在内的实验设备1000多台(套),价值达700多万元。
近年来,开展了纵向、横向科研课题80余项,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开展了食品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内装饰材料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金属材料检测、日用化工商品检测等10多个专项对外技术服务。开展了精细化学品、油田专用化学品、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开展了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室内空气治理、各类污水治理、城市垃圾治理以及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设计等对外服务项目。有4位教师参与了国家863攻关项目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30多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其中1项获得国家级教改成果奖,8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改革成果奖。主编或参编高教社面向21世纪新教材3部,主编石化社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取得各种国家专利10多项。
化学化工学院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化学化工学科理工结合的特点和自身具有应用面广,在技术创新上具有很大潜力的优势,在产学研一体化上探索学科建设新思路,在学科交叉点上寻找生长点,使化学化工学院成为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新型院系,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