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馆员》,一幅1556年的油画

图书馆馆员是负责图书馆运营的专业人员,包括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采购、加工、描述、流通(借还)、分析报道,以及读者服务等一整套流程。学校图书馆馆员还承担了对读者的教育职能,指导读者查找和使用学术文献资源,辅导读者进行学习或研究。因此大学图书馆馆员通常被授予教师职级或相应待遇。但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图书馆馆员常常被人误解为图书馆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或误认为其工作内容只是借还书。而实际上,图书管理员通常指图书馆中负责图书借还的流通工作,以及图书整理和辅助加工工作的非专业人员。图书管理员与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别。

传统上图书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技术业务,主要包含采访、分类编目和系统支持;另一类为读者服务,包含流通服务、参考咨询、定题服务(定题研究辅导)和资讯素养教育等。不同职能的馆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馆员根据其职能又可以分为采访馆员、编目馆员、系统馆员、参考馆员等。

随着图书馆资源载体和形式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不再仅限于图书、报纸、期刊、缩微胶片这些传统的实体知识载体,还包含了电子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虚拟知识资源。馆员不仅需要熟知各种形态的知识资源,还需要掌握多种资讯技术,能够针对读者需求建设和开发馆藏资源,对知识资源进行加工、描述和分析,判断和评估知识资源的质量,并向读者进行报道或推荐,从而提供深入有效的知识服务。

理想情况下,图书馆馆员不仅应当拥有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台湾也称为图资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及以上学位,往往还需要同时掌握至少一门以上的其它学科知识。因此,图书馆馆员,尤其是参考馆员,往往被要求是拥有至少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杂家。

职级(职称)中国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职级通常划分为四级,助理馆员(初级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正研究馆员,依次等同于中国的助理讲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般图书管理员仅作为图书馆非专业人员,不列入高校图书馆专业职级。非学术图书馆馆员亦有分为五级者,即将图书管理员作为最低职级。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往往作为教学人员(Faculty)直接授予教授职级,由低至高依次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非学术图书馆通常采用类似于中国的图书馆馆员职级划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