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有的“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整合北京大学在核科学与核技术方面的优势力量组合而成的。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骨干科研力量组成。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约5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3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34人具有博士学位,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骨干33人。此外,我们共有18人在各全国性学会或国际学会中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等职务。
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束物理、强子物理 、先进粒子加速器技术、核技术应用。这四个方向均是核物理与核技术的主流方向,也是北京大学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优势学科方向,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多年来已经形成有机整体。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北京大学学科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基于核科学与技术、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基础性研究基地,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相关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核物理与核技术方面的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创新性高水平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基础物理、核科学与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