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江西省石城县屏山镇山下村山下村位于屏山镇东部,在琴江东岸,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以村部驻地洋滩(距屏山圩2公里)坐落在山脚下命名。东与珠坑乡长坑小组、长江村官桥头小组、胜利村吊机石紧,南与珠坑乡乌石头村、河东村干头陂相邻,西北面临琴江河。2003年共有10个村民小组,308户,1162人。耕地总面积945亩,其中水地779亩,旱地166亩。山地总面积378.2亩,森林覆盖率达63.2%。水域面积649亩。民国时期属屏山保联(乡),共和国初期属屏山乡,1958年属屏山公社为山下大队,1984年改为山下村。

1992年冬建成一座水泥桥,1993年被洪水冲毁。2006年建成投资160万元山下大桥。

2、浙江省景宁县鸬鹚乡山下村山下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属鸬鹚乡,距离鸬鹚2.5公里。辖山下、文坳、曹球、驮坪、塔后灯5个自然村, 9个村民小组,156户,672 人,其中畲族36人。耕地面积487亩,林地面积5453亩。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

3、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山下村位于宁波市慈溪市东部,南靠329国道,北傍伏龙山村,到2007年底,村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拥有户籍人口2147人,户数938户,党员74名,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面积1985亩,山林3024亩。2007年村社会总产值达社会总产值1.2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20元。

山下村是伏龙山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虞氏居民的所在地,拥有万头生猪养殖场、500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培育基地;建有百年之久的树滋堂、继勤堂旧宅保存完整;百年万顺酿造厂的传统酿造工序流传至今。村已全面实行村内道路硬化,硬化率达到95%以上,村内河道砌坎全部完成,新建了农民文化休闲公园,使农村环境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大力关心支持下,山下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宁波市绿色村庄、宁波市生态示范村、宁波市科普示范村、宁波市十大新景观村、慈溪市一星级文明村、慈溪农业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4、浙江省奉化市松岙镇山下村山下村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105户,323人,是松岙最小的一个村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子,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获得了奉化市级三星级法制村、奉化市级卫生村和奉化市级环境整治村等光荣称号。走在山下村里,雄伟的水坝,茂密的农作物和山林,给人山清水秀的感觉。虽然村子不大,但是健身设施、中心花园等设施一应俱全。村中建筑大多是新楼房,间或能还能看到几栋乡村别墅。村容村貌十分整洁,民风淳朴温良。

山下村长期保持了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干群关系密切。这主要是村里长期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支部各项活动和组织生活会,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要求大家加强廉洁自律意识,秉公办事,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使全体干部做到职责分明,村两委会组织全体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制度的学习,时刻要求大家对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在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每月1次的村行政干部学习制度,并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及方针教育,宣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道德教育。积极配合镇党委开展 “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提高了村民的思想素质,优化了社会风气。

村里注重发挥本地优势,为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做好服务。近年来,村民们通过传统种植与进附近企业打工相结合,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部分村民的特色养殖也异军突起,自成一道风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村党支部十分重视改善环境。为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环境,该村在环境整治方面舍得投入。全面清除我村原有的露天粪缸;完善卫生设施,增添垃圾箱4只,打扫好干净卫生死角,使村貌整洁、秩序井然;增设保洁员2名,工资每人每年3000元,负责村庄内卫生清扫工作;两年内投入8万元浇制水泥路800公尺,使村内路面平整;增加绿化面积,美化人居环境,在村主要道路两边种樟树,村内墙角空闲地种花草。此外,投入60多万元建设村委会综合大楼,并规化山下村休闲公园建设,为村民提供一个健身、娱乐的场所。

5、湖南桂阳县黄沙坪镇山下村山下村位于桂阳县黄沙坪镇东部,村域面积900亩,辖8个村自然小组,总人口968人,党员24人。

全村经济繁荣,工业发达,投资达3000万元的金达电线电缆厂、尚卿铁选厂、麦尼公司、东方选厂等都落户于该村。在农业方面,日本甜柿、板栗、冬魁杨梅等反季节新品种基地高达210亩,可望创收30万元。全村已有2户建了沼气池,养殖生猪10头以上2户,科技养鱼专业户40户。在小康示范村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目前已有2户人家进驻。该村环境优美,金狮岗经济旅游区和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方兴未艾。目前全村已有6个组装上了自来水,2个组公路硬化,1个组通上了柏油路。

2005年全村生产总值500万元,人均收入高达5000元。

连续三年来,山下村被评为县先进基层组织,该村党支部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五星级党支部、先进人大代表团。

6、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山下村在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人口1266人,共316户,分8个村民小组。宋末,林氏兄弟由福建莆田迁居饶平黄冈,后其三弟移居此地胶莲山下,取名黄冈下,后简称山下。聚落呈长方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瓦木和混凝土结构2层楼房。有耕地479亩,其中常用耕地126亩,临时性耕地353亩;山地142亩。海水养殖面积126亩。劳力主要从事种植业,种植水稻、甘蔗和瓜菜。并养殖花蛤、对虾等,小部分劳力从事二,三产业。有个体和联户企业6家,经营建材、小修配、木器、服装、珠绣、抽纱等。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8万元,人年均收入3339元。联办小学设在陈厝村。有卫生站1所。村民饮用自来水,用电灯照明,电话程控化,镇区公路从村前经过。

7、浙江省衢州市廿里镇山下村镇属村。村委会驻地。东距衢江区镇治廿里街3.5公里。辖山下1自然村,246户,857人。有周、徐、方等诸姓,周氏卜居历史最久。据《凤林周氏宗谱》载:先祖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从江山县凤林乡迁入,迄今530余年。

村处江山港西岸山丘旁,故名山下。地属丘陵。耕地729亩,农作以水稻为主,辅以油菜、豆类等;林地139余亩,以松、杉为主,辅以柑橘等。

8、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知市坪乡山下村乡属村。村委会、林委会驻山下村,辖山下村8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1公顷,165户,600多人。

因村位于公弄山下,固得名。公弄山是一座天然石山,据说以前公弄山很高,站在山顶可以望见16公里外的龙泉镇。

山下村属单姓村,全村皆为蒋姓。始迁祖开栋公、开梁公、开才公、开本公来自知市坪乡山口村。现人口最多的出自开本公一支。辈字:雄光开大道,荣祖先贤美,谋贻哲嗣长。恩隆功业伟,鼎盛赞铭良。

9、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山下村【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区域截图

山下村位于山下乡政府所在地,位于浦城县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村落面积1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083人,238户,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村规民约》把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全村涌现了15户经济中心户,20户“双文明户”和30户勤劳致富带头人,对全村的各项工作事业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几年来,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村”,计生工作先进村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村等荣誉。【建筑景观】山下村现有庙宇二座(山下天皇庙和黄口老佛堂)村落中有老街、新街道二条,整个建筑成“H”字形,供墟场集市使用。【物产经济】山下村座落在武夷山脚下,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年产毛竹4万根。杉木1千立方米,冬春笋20万斤,笋干1.5万斤。[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