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胡正

中国病理学家。1896年6月4日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11月12日卒于北京。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攻读病理学3年。1924年回国,任教于北平协和医学院。1942~1946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病理系主任。1951~1957年在中国协和医学院及1957~196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任一级教授、病理系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1962~196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致死。他长期从事病理学的教学、诊断与科研工作。30年代他证实白蛉传染利什曼-多诺万二氏体的途径,发现严重贫血也可在颅骨内板形成局灶性的髓外骨髓增生。曾指导动脉粥样硬化、肝脏疾病和淋巴系统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他对病理形态学有深入研究,几十年中收集千余件有价值的病理标本和数千幅珍贵的标本照片,经整理后于1951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国内病理资料为主的《病理学》。

2、胡正(图)

笔名: 胡令天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24

民族: 汉族

山西灵石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干部、部队艺术学校学员,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编辑股干事,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晋绥日报》副刊编辑,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长,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党组书记、副主席、顾问、名誉主席,文学创作一级。山西省文联第四届委员、副主席,山西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曾授予其人民作家荣誉称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中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中篇小说《鸡鸣山》、《重阳风雨》等。《几度元宵》获山西省第一届文学艺术创作奖、山西省第一届赵树理文学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