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改变孩子改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图书信息书名: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张文质老师演讲视频光盘-VD)

作者:张文质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3-10183-2

初版:2009年3月

开本:170mm*240mm

页数:164

版次: 2009年3月第1版

印张:10.75

字数:110千字

分类:1+1家庭教育丛书

二、作者简介张文质(1963- ),男,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导人、负责人。《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明日教育论坛》和《慢教育丛刊》主编,入选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7年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

三、图书目录【卷一】

■ 征人启事,寻找一个好母亲

■ 太太怀孕,我发现满街都是孕妇

■ 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 我长了一张生有女儿的脸

■ 让“坏孩子”早点结婚

【卷二】

■ 天底下有三件难事

■ 深度焦虑的一代——做好父母比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难

■ 你担心过孩子会自杀吗

■ 我们可能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 生个孩子,生出了很多问题

【卷三】

■ 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 我们身上有多少改变不了的东西

■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 铁是铁,钢是钢,不要“恨铁不成钢”

■ 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天才

■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卷四】

■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 我的孩子会是莎士比亚吗

■ 母亲代表着安全

■ 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 在中国,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说一句话

【卷五】

■ 孩子,爸爸非常爱你

■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 圣母,为什么一直抱着自己的孩子

■ 无论去哪里谋生,你一定要带上孩子

■ 孩子的信,让人心碎

■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 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

【卷六】

■ 抓住关键期 赢在起始处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错了吗

■ “敏感期”有什么特点

■ 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热情鼓励

■ 给孩子无限尊重的态度

【卷七】

■ “母本”很重要,范本更重要

■ “我们的事业是做个好父母”

■ “你的孩子身上带的土少”

■ 你上的是快车还是慢车

■ 在古代,当动物还能像人一样说话的时候

【卷八】

■ 请记住我的三个观点

■ 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 一本温总理至少读了一百遍的书

■ 化身为仙女的好母亲

■ “独生子女是教育不好的”

【卷九】

■ 管教从严是不是老一套

■ “你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孩子”

■ 把“一只手”的教育改为“两只手”

■ 为什么酒店里没有家庭客房

■ 从“手对手”到“肩并肩”

【卷十】

■ 如何和孩子说话•父母该做的12件事

■ 如何和孩子说话•父母不该做的12件事

■ 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心灵

■ 早期教育的过失会变成无尽的麻烦

■ 教育的起点是培养“正常人”

■ 你会一条道走到黑吗

【卷十一】

■ 你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根筋”吗

■ 教育真正变好,还需要40年

■ 人生是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

■ “叫爸爸”,他教了孩子三万多次

■ 你读书的声音,一定要让我听得见

【卷十二】

■ 戒律一,你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 戒律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 戒律三,更为重要,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 戒律四,我们不能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 戒律五,要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 戒律六,要尽量避免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

■ 戒律七,一定要避免以别人的孩子作为简单的对比,进行教育

■ 戒律八,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 给父母的20条建议

■ 给孩子的20条建议

【卷十三】

■ 新父母的100个教育信条

四、1+1新父母行动宣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家庭生活幸福的程度。无论父母的事业多么成功,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整个家庭就陷入灾难。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父母亲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亲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

直到孩子在学校成为“差生”,成为“问题儿童”,父母才开始请求学校的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提供特别的关照。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中国的父母愿意为孩子出钱,他们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他们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自己。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在校长那里,也在家长这边。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与其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竞争,不如看作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样决定学校教育的成败。国运的兴衰,既掌握在政治家的手中,同样掌握在家长的手中。

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家庭教育。

1+1新父母行动,因应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与世界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由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卓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刘良华教授与张文质先生领衔主持,共同致力于探究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努力破解令人忧虑的教育困境,使新家庭教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以型塑下一代新父母与新儿童。只有父母改变才能引发儿童的改变,只有儿童改变,中国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1+1”,就是教育专家和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

“1+1”,就是共同致力于缔造更健全的社会与更健康的家庭。

“1+1”,就是新家庭教育理念与行动。

“1+1”,就是学校与家庭的携手共进。

“1+1”,就是父母与儿童至真至诚的情意。

“1+1”,就是父母与儿童的相互润泽、相互成全。

“1+1”,就是新父母与新儿童。

“1+1”,就是有爱、有梦、有未来。

五、“1+1”家庭教育丛书已出版图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新父母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