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海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是生存于早中新世布迪加尔阶(Burdigalian stage)俄勒冈州的拟海象亚科成员 , 它的化石被发现于阿斯托里亚组(Astoria Formation) , 头骨显示至少有1600万年的历史。于阿斯托里亚组(Astoria Formation)也发现了五种鳍足类包括俄勒冈皮海豹Desmatophoca oregonensis, 乔德特翼熊兽Pteronarctos goedertae , 皮尔森翼熊兽Pteronarctos piersoni , 埃拉米海熊兽Enaliarctos emlongi 及太平洋熊兽Pacificotaria hadromma的化石, 阿斯托里亚组(Astoria Formation)也有俄勒冈高柏斯鲸Cophocetus oregonensis及索齿兽Desmostylus hersperus的化石发现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有拉长的头骨 , 颅基长256.2mm , 原海狮兽Prototaria的则维持于258至260 mm 。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的头骨保留了海熊兽属及翼熊兽属Pteronarctos的原始及洐生特征 ,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有细小的眶部, 明显的上枕突及轻微略呈拱形的上腭 。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磨牙形的臼齿形态也反映了牙齿功能正从剪切转向刺穿咀爵 ,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上腭不像海象亚科般呈拱形 , 因此进食方式也不像海象亚科。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的椎骨要较异索兽属种克氏异索兽Allodesmus kernensis 的要细小 , 不过二者的椎骨显示有密切的关系。从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后肢化石来看 , 它已具备了适应水性的特征条件 , 比如大腿骨的转子增大及平坦 , 大腿骨轴变得短小及宽阔 , 大腿骨骨节倾斜角度增大 。尽管胫骨及大腿骨化石零碎 , 但仍可推断它的胫骨及大腿骨的比例大小 ,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的大腿骨长度为164mm , 胫骨长度为278mm, 大腿骨长度约为胫骨长度的59% , 米尔赛海熊兽Enaliarctos mealsi的大腿骨长度为140 mm , 胫骨长度为225mm , 大腿骨长度约为胫骨长度的62%。加州海狮 Zalophus californianus及港海豹 Phoca vitulina的大腿骨及胫骨长度比例则分别约为50%及40% , 较长的胫骨能增加表面面积容纳屈肌及伸肌 , 大腿骨末梢容许胫骨反掌 , 足部及踝部均能保持一个直立的姿态。于壮海象属Valenictus及海象属的上踝关节较宽松 , 这意味着它们可作大角度的转动 , 相反米尔赛海熊兽Enaliarctos mealsi及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的上踝关节较紧显示它们只能作有限的移动 , 二者和现在的海狮科及海豹科同样具有较紧的上踝关节 , 在陆上走动时也只能单纯的步行及左右扭动 。总之, 原新海象Proneotherium repenningi的后肢已体现了早期鳍足类肢体结构上的演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