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方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阳方口是明长城山西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镇重要口旧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所筑,万历四年 (1576)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现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大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宁苛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通过。

阳方口长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阳方口西的长城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阳方口东长城尚存部分砖砌墙体,井有三座砖砌空心敌楼保存较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