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现代分形阴阳五行说·中医是整体的医学,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八纲辩证,藏象,经络贯穿在中医的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始终.阴阳五行,八纲辩证是中医变化中的"不变性",不管是由局部向整体各个层次的过渡,放大,还是从整体向局部的缩小,中医的基本点,这种放大缩小的"共同特性:分形元(阴阳五行八纲)"的不变性,就是中医所隐含的朴素古老的分形观,有自相似,自仿射特性.准拓扑的联系.阴阳集的分维是1,五行集的分维是1.4650,阴阳五行集的分维是2.0959,八纲集的分维是4等. 中医诊断,辩证施治的根基也是建立在古老朴素的分形观上的.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机体功能与结构等的局部与整体互相映射的结果,是分形自仿射,自相似的产物.或全息观的映射.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阴阳五行的最新训诂与解析《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撰著了《儒医理论与心身疾病治疗》,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全面训诂和重新解析。引起学术界重视。原文节选如下:
阴阳哲学的内容丰富,在古今中外一直存在很多角度的理解。比如海外就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用“物理”和“心理”共同说明问题,是阴阳哲学对物与心的共鸣(resonance) ,还有把物候变化和“心理”共同类比来说明阴阳哲学的情况理解成节奏(rhythm) 。如果剔除一些假借阴阳哲学之名,实为迷信糟粕以及对阴阳哲学的机械理解,则可以显示出这一哲学的历史作用。下面要阐述的是阴阳哲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阴阳五行理论、阴阳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由此产生的心性观点及其带来的心身问题。
(一)阴阳哲学的地位
阴阳哲学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具有了崇高地位。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所有的卦都是由阴阳爻组成。而《易》以及《易传》的相关内容,一直成为后世哲学的依据。阴阳哲学实际上一直在总领儒、道、医。阴阳哲学在儒家的这种地位,可以从正统儒学把《易传》看成是孔子之作这一点上得到证明;阴阳哲学在道家的这种地位,可以在道家对宇宙解说运用的正是阴阳哲学这一点上得到证明 ;阴阳哲学在医学上的这种地位,可以从《黄帝内经》全文以阴阳解说和直接引用《易传》中阴阳论述的情况得到证明。阴阳哲学的这种地位,要求解析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时必须注意阴阳理论的作用,同时也使阐明阴阳理论具有了更重要意义。
正是阴阳哲学这种历史地位,使中国人无论从文化心理角度,还是从中医学角度,只要涉及到心身问题,就无法摆脱阴阳哲学的影响。从心性修养,到心身疾病,无不如此。
(二)阴阳五行理论
古人对阴阳五行,都是用生命的活性来加以理解,并用来说明活生生的事物。明确这一点,对正确理解儒家心性学说非常重要,对理解儒家心性理论对中国人心身健康发生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国大陆有关古代阴阳哲学的认识几乎是统一的,而这种统一就在于阴阳学说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与此相关的认识是,五行理论就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而这种说法的依据就是把《尚书 洪范》中的五行理解成五种物质。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这表现在很多学者试图摆脱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哲学模式来重新理解古代哲学思想。事实上,当离开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回归到秦汉之前哲学水平上的时候,阴阳哲学就会显现出原本的内容。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学者徐复观就注意到,先秦文献中凡提到“五行”时大都是用“阴阳五行”,而提到阴阳则经常不带有五行,这说明五行是依附阴阳存在的 。遗憾的是徐复观对阴阳五行理论的考察没有关注到还有中医学的存在,也没有提及到《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因此对阴阳理论如何驾驭五行学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实际上,阴、阳、木、火、土、金、水,在原本体系内都是抽象的概念,其中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指有形的物质。本观点的相关证据如下:
第一点,早期文献上不支持五行是五种物质的说法。
行,古文是走的意思。《洪范》原文: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春秋繁露》解释说:“行者,行也。”五行的“行”首先是动词,然后转化成描述“动”的名词。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可见汉代儒家理解的木火土金水,是基于阴阳运动方式作出的定义,而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至于《左传》中才出现“五材” ,这并不表示五行就是五材。“行”字在古代从来就没有“材”的含义,把“五行”解释成“五材”也就没有任何根据。这种把不同的文献的内容没经过文字训诂而硬放到一起解说的做法,在学术上是不严谨的。
《尚书 甘誓》中提到“五行,”《尚书 洪范》又细论五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洪范》是西周时期就成书的作品。“很多人觉得《洪范》晚出,是由于篇中首列五行,而近人的一项成见,是以为五行的出现很迟。这种论证方式,在逻辑上是颠倒的。” 建国后的中医教材中把五行和五材硬拉到一起,也因为文献考据不足而承认是一种推测 。对五行理论发展的“疑古”考证,逻辑上是错误的。根据“疑古派”的逻辑,凡是涉略五行的先秦作品,大都是汉代以后的伪作。凡是有金、木、水、火、土之类文字出现的,就必然是讲古代的五行理论。按照这些考证,很多文献被认定为西汉以后完成却伪称是先秦作品。随着郭店楚墓竹简出土,证明《尚书》确实为周代作品而非汉代人伪作的。
第二点,五行学说在儒学和中医学上发挥的只是哲学作用,而不是物质作用。
近年来,中医学者也说明在用于疾病研究的方法论中,五行已经不再是五种物质,而是哲学概念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在《黄帝内经》以后一直把用于分析生命现象的阴阳五行当成哲学概念解说,而不是当成朴素唯物论来解说。这就导致了五行学说对秦汉之后的儒学发展也就一直发生了方法论上的作用 ,而不是五种物质的作用。
从战国到明清,各种医学、儒学著作大都是用变化和作用来理解五行关系,如《黄帝内经》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班固的《白虎通》 等都是类似的理解。
第三点,五行理论本身不支持物质说法。
五行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关系。五行在生命体内的相互依存,表达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表达了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部规定性;五行的运动和转化,表达了阴阳之间不断发生力量变化的消长关系;五行不能独立存在,同生同灭,表达了阴阳并行不悖的关系。阴阳之间的这种重要关系,也无法用五种物质关系来理解。五行所描述的是不能分割的一体关系 ,是生命体内的互相支持、互相制约又不断变化的关系,而不是五种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之间缺乏严格的互相支持关系,可以独立存在。而在五行学说中,没有一“行”可以离开其他的四“行”而存在。因此把五行说成是五种物质是牵强附会的。
第四点,五行理论的功用不支持物质说法。
五行理论是用来解说天地万物变化的。所以中医学总是用运行不息来理解五行。中医学的阴阳关系,是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来表述的。阴阳五行,描述了生命系统内部所必须具有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力量,因而形成了对生命特殊的看法。五行理论把生命描述成活的、不断运动发展和能够维护自身平衡的生命,而这一作用无法用把五行看成五种物质的理论来完成。
(三)阴阳哲学的研究对象
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这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容的提炼:
第一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 。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二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 。
第三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第四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 。
第五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 。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现代中医史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的混合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
还包括近代针灸经络的发展史,近代中医气的进展简史,中西医结合史,中医中药史等.
古代(经典)中医史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6]。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7]。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8]。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