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那些以团队协作为目标的协作软件工具,主要包括群组协作管理,如:工作流管理、项目管理等等;各种通信软件,如E-Mail、即时通信、VoIP等。据Gartner统计分析,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最大热点,位居信息化应用软件首选,到2005年全球协同软件市场的营业额将达近500亿美元,到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
作为新兴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协同软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用户关注。协同软件虽然是这几年才受到广泛重视,但协同软件在国外的起源非常早。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就已经有功能相对单一的商品化工作流系统问世,这可以看做早期协同软件的雏形。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Internet的普及,协同软件成为实现企事业单位业务流程自动执行和信息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
目前,协同软件在国内外都处于繁荣发展的前期,应用理念不一,因此对协同软件进行分类,有利于业界同仁对协同软件作更详细了解,也有助于用户正确选择。
软件产品分为三种类型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看,协同软件主要有三种类型:协同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协同应用软件。
协同工具软件主要功能是协作沟通,例如点击竞开协同之星、腾讯RTX、以及众多的邮件和通讯等管理软件;协同平台软件是指在此之上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软件,例如:华天动力协同OA平台、协达的协同软件业务架构平台CAP、东兰的DLFlo工作流平台等;协同应用软件是指最终用户实现相互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协同管理的协同办公、协同商务、协同政务等软件,如:协达基于自主CAP平台的CTOP协同应用软件、合强基于Domino平台的智能办公软件、蓝凌协同化的知识管理软件、泛微协同化的办公和CRM、HR软件等。
软件应用侧重三个方面
从软件应用角度看,协同软件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行政办公、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行政办公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部分,公文收发、日程安排、通知公告、档案管理、共享资源管理等等,是行政办公的主要应用范畴;电子商务的应用是协同软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传统的电子商务类软件,主要是基于固化的商务流程,侧重与商务活动中各类数量、金额的计划和核算。而协同化电子商务主要基于动态的工作流程管理,侧重于商务活动中的协作、沟通等管理;协同化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软件的进一步升华应用,软件的应用从侧重于各类工作事项的记录与反映,转变为关注工作事项的协作与沟通。
用户需求出现三重态势
协同软件从2000年开始逐步在我国兴起,至今不过5个年头,经过协达、点击等协同软件专业厂商的推动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用户对协同软件需求出现以下三重态势:
第一,需求量出现爆发性增长
以点击科技和复旦协达两大主流厂商为参照,我国协同软件2002年以前主要还处在理论准备和产品研发阶段,从2003年开始逐步推向市场、面向用户,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协同软件的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第二,需求点转向以工作流为主
协同软件的主要应用需求点,以前集中在邮件通讯、即时消息和日程管理等方面。随着微软Exchange和Outlook软件被广泛应用,以及近两年腾讯RTX、微软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普及,用户对于协同软件的需求点,已经转向工作流管理,用户应用协同软件的目的,已经由沟通转为“使团队协作工作节点有条不紊推进”;
第三,应用模式从P2P转向B/S
以前协同软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邮件通讯等方面,P2P(点对点)模式具有即时、快捷、个体应用成本低等优势,被即时通讯类软件广泛采用。随着协同软件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发展,B/S模式以其集中式管理、易于安装与维护、总体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
市场发展显露三大趋势
经过5年市场培育,我国协同软件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显露出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市场份额逐步向一线厂商集中
我国协同软件会与财务软件的市场发展轨迹相类似,从百花齐放走向几枝独秀。目前,以工作流应用为主的协达,和以即时通讯为主的点击,已经奠定了非常强的产品和品牌优势,具备成为协同软件领导厂商的条件。另外源天、合强、红帆、泛微、致远、领航等厂商,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市场优势;
第二,协同软件以应用为中心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协同软件的进一步成熟,协同软件产品设计开发的中心变成:为用户提供“面向需求、简便易用”的应用功能,而不再是协同基础工具和平台。目前协达、点击等厂商,是基于自主技术平台推出应用软件,合强、红帆、领航等厂商的产品,是基于Exchange或者Domino等非自主技术的平台。
第三,具有核心技术的厂商成为主导
与国内其他软件厂商一样,我国协同软件面临着国外厂商的巨大竞争压力。但相比其他国产软件而言,我国协同软件厂商具备了更多抗衡国外厂商的实力。有媒体撰文指出:“ERP软件应用领域,国内厂商起步至少落后国际五年;Internet应用方面国内起步落后国际两年,而在协同软件领域,国内软件厂商可以说是处于国际领先或相同水平。”由于竞争的国际化状况迅速来临,使得具有核心技术的软件厂商,才具备与国际厂商一比高低的实力。2004年点击推出的竞开协同之星2.0,使国产即时通讯类协同软件技术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05年新年伊始,复旦协达基于我国首套JAVA版通用协同软件的基础之上,依托我国首个协同软件平台CAP,研制成功我国首套SOA(面向服务架构)协同软件,被媒体称为“标志着我国协同软件赶上甚至部分超过国外水平。”而另一些产品依托于国外Exchange或者Domino平台的软件厂商,会在国外协同软件产品的应用服务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从而完成产品供应商向服务供应商的转型。
一、 依据工作流的柔性化程度分类
工作流是协同软件的核心应用,依据工作流的柔性化程度,可以将协同软件分为以下3类:
全结构化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的工作流全部固定,启用前需要对用户的工作流执行逻辑进行严格设定,启用后各项事务按设定好的流程自动化处理,并且不能做修改。这类协同软件主要应用于管理相对固定的单位,适用于业务流程相对稳定的事务。从ERP的应用中拓展出来的协同软件,大多属于这一类型。现代企业的柔性化管理要求,这类协同软件满足起来比较困难。
半结构化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工作流有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比较柔性化;或者是总体框架固定,而具体协作流程柔性化。目前国内大部分协同软件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协同软件部分满足了柔性化管理的要求,但仍然对用户的灵活应用带来制约。
非结构化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的工作流程完全柔性化,可以随意设定各类管理事务的流程,大大加强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其产品能够完全基于非结构化的动态流程,进行工作事务的自动化管理。
二、 依据底层技术分类
底层技术会决定了协同软件的应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依据底层技术,可以将协同软件分三类:为以下3类:
以通讯为中心的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以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为应用中心,早期的协同软件都属于这一类型。后来部分该类协同软件又加入了VOIP等技术,使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与丰富。这类软件一般采用20世纪90年初就已经流行的P2P软件架构,像Lotus 早期推出的Notes部分就属于这类产品。
以文档为中心的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基于文档路由,与外界的交互能力有限,但比较适合文档型文本和表单为内容载体的协同事务。同属于Lotus产品家族的Domino就是这类产品,国内大部分的协同软件也都采用这一技术。
以流程为中心的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全部围绕着工作流系统展开,工作流的过程管理和内容管理,都基于关系型数据库之上。该类协同软件是未来的应用主流,国内外新一代的协同软件产品都属于这一类型。它将所有的协同管理事务抽象为表单和流程,表单用以记载管理内容,流程用以指定管理过程。同时,可以实现管理表单的任意定义,和管理过程的可视化柔性管理。
三、 依据任务传递机制分类
工作流作为协同软件的核心应用和核心技术,其主要作用是依据一定的规则传递任务,并且指定任务处理权限和原则。依据工作流传递任务的机制不同,协同软件又可以分为以下3类:
基于文件的协同软件。这类软件以共享的方式来完成任务项传递,是推出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类协同软件。这类协同软件品种比较多,象名极一时的早期协同软件FileNet Visual WorkFlo ,以及上文提到的Domino 等。
基于消息的协同软件。这类软件通过用户的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来传递文档信息,这类协同软件适合个人级小型应用,像微软新近收购的Groove Networks就属于这类产品。
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软件。这类产品通过互联网实现任务的协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协同软件的分类,各种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协同软件产品,会有相互重叠。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许多先进的协同软件产品,在软件技术和应用上比较综合,各个类属的特性都具有一些。对于这类综合性协同软件的归类,本文没有单独列出综合类,可以依据该软件的主要特性做类别归属。不同类别的协同软件,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特性,认清分类,是正确选择协同软件产品的前提。
协同软件领域TOP:用友致远、泛微、金和、华天动力、慧点、蓝凌、炎黄动力、万户、红帆、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