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章印

职称职务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教育经历(学位学历,最高学位或学历在前)

哲学博士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在读

哲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7-1989

哲学学士 山东大学哲学系 1983-1987

研究领域

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现象学-诠释学、科学与宗教

开设课程(连接课程大纲、进度安排等)

本科生课程 自然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诠释学

研究生课程 科学诠释学、科学诠释学原著选读、技术哲学

主要著作(最新发表和出版者在前,依次排序,下同)

李章印(1996),自然的沉沦与拯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主要论文

李章印(2006),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第六期。

李章印(2006),对自然科学的诠释学解读与自然科学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章印(2006),经典现象学家对科学认识发生过程的考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

李章印(2005),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哲学研究,第八期。

李章印(2005),探照灯与数学因素--对波普尔与海德格尔科学诠释学思想的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十二期。

李章印(2004),认识与情绪--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一期。

李章印(2003),SARS与生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期。

李章印(2003),苦问一种困惑,求答一片希望,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期。

李章印(2003),科学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存在论的考察,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一期。

李章印(2002),学之境--对一种本真学习观的探讨,《河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三期。

李章印(2001),海德格尔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第六期。

李章印(2000),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如何导致对自然的理解越来越少?,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三期。

李章印(2000),自然科学环境,读书,第三期。

李章印(1999),歌德的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期。

李章印(1999),踏上追思自然之途--评《追思自然》一书,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三期。

刁生富、李章印(1997),寻求冲突的和谐--信息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化,自然辩证法研究,第二期。

李章印(1996),德国有机论自然哲学,自然哲学,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万余字。

李章印(1995),主体的高扬与超越──评《自然本体化之误》及对其所引发问题的思考,哲学研究,第六期。 李章印(1995),易--意的外化与复归,易学心知论文集,华夏出版社。

李章印(1994),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自然哲学,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章印(1994),雅斯贝尔斯的"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第四期。

李章印(1994),关于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第十期。

李章印(1994),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安徽教育科研,第五期。

李章印(1993),大科学时代教育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教育研究,第一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