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沟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曹家沟村地理位置

1、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曹家沟村概况曹家沟村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浅山区。当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粮食作物秸秆和天然牧草资源丰富,发展奶业的条件比较优越。2005年全村五个村民小组、495个农户、2065人;耕地面积2143亩,天然草坡2750亩,人工种植紫花苜蓿和冬牧-70黑麦230亩。畜牧产业近年来,村两委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养优势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部署,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陈仓畜牧产业化示范区的决定,全力带领农户发展奶牛饲养,实现了奶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5末,全村奶牛饲养户408个,存栏达到1250头,生产鲜奶4150吨,实现奶牛养殖产值712万元,农民人均奶业纯收入1640元,分别占全村农业总产值960万元和人均纯收入2100元的74.2%和78.1%。2005年被宝鸡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奶牛养殖大村之一。奶牛产业集约化经营目前,该村奶牛饲养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全村建成机械化挤奶厅两个,移动式机械挤奶站5个,实现了奶牛100%生产优质管道奶。产品被蒙牛宝鸡公司,惠民乳品公司和伊利公司争相收购。村奶牛协会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奶牛技术培训,并开展了统一防疫、配种、饲料加工、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奶牛产业已成为全村的优势产业。

2、山东省胶南市六汪镇曹家沟村

曹家沟村地理位置

概况曹家沟村位于六汪镇驻地西4.5公里处、白马河西支流上游东侧,地处丘陵,环境优美。全村共有耕地1164亩,山林面积780亩,果园100亩,荒山荒沟150亩。名称溯源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因地处山沟,故名曹家沟,现曹家沟村有178户,533口人,主要是杨、张、李、付等姓,无姓曹的居民居住。经济概况曹家沟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因地少土瘠,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

村庄全貌

村民难以解决温饱。194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发挥山林优势,林业和农业生产逐年发展,现拥有山林780亩,经济林200亩,公益林20亩,板栗园200余亩,年产板栗2.5万公斤;年种植花生800亩,黄烟30亩,芋头20亩,辣椒60亩,其他蔬菜30亩;年存栏牛250头、猪300头、羊600只。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收入逐年增加。文明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全面发展。自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年都有2—3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该村还对独生子女户由集体统一交纳备用保险金,同时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活动,使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获得荣誉该村多次被六汪镇党委政府授予“五个好先进党支部”、“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1]。

3、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曹家沟村曹家沟村隶属于宁强县广坪镇,距县城 96 公里,全村辖 12 个村民小组 255 户1210 人,有劳动力438 人,村委会海拔 620 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境内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大家畜存栏186 头,生猪存栏 860 头,家禽存栏3000 只,全村农业总产值624 万元,主导产业总收入51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 元。

近年来,该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龙头的产业建设,以河南西峡食用菌技术为依托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严把技术关和管理关,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该食用菌产业收入已成为该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食用菌产业覆盖农户242 户,占总户数90% ,全村生产袋料食用菌100 余万袋,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2200 余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在该村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广大群众已偿到了食用菌产业的甜头,村支部、村委会将继续把该项产业做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聘请专业营销商5 个,力争“十一五”末生产袋料食用菌120万袋,人均增收 3000元,使我村的香菇市场形成规模,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