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师范大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校名称西北师范大学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WNU

地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邮编:730070

学校主页:http://www.nwnu.edu.cn/

学校简介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师范学院。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又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现设18个二级学院、49个系、2个教学部、101个教学科研中心(所)、6个实验室(部),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电脑捐赠中心”、“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机构。甘肃省在学校设有“甘肃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甘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甘肃省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中心”、“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人才培训中心”、“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甘肃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甘肃省教育发展研究院”、“西部资源应用研究院”等机构。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从1982年起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普通本科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5个一级学科。

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3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34900余人。其中,国家任务博士、硕士研究生3595人,其他各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346人,普通本科学生14550人,成人教育类学生15350余人。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491人,其中专任教师1215人,教授(研究员)23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1人,260人具有博士学位,577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两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4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6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6人,一级学科学术团队理事以上国家级35人、省部级71人,国家级专家8人,省部级专家19人,甘肃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70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程国栋、薛群基、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年来,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近年来一直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0位左右,全国师范大学排名前10位。社会科学在西北历史与地理、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27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6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95项,省敦煌文艺奖21项。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应用开发和软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同4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共12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700多人。目前,国家汉办已批准我校与苏丹国喀土穆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定点绿化和建设补偿用地1800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73.6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9.58万平方米,有800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380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194万余册。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学校曾多次被国务院、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团中央、甘肃省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向以教师教育为主,教育、艺术、文理基础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名北洋大学)三所院校于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太原失陷以后,西安临时大学又迁往陕西汉中,不久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以后,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文理、法商学院组成西北大学。1941年起,西北师范学院在院长李蒸的带领下陆续迁往兰州。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其余则留在了兰州,为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8年前西北师范大学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学校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三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18 个二级学院、46 个系、2 个教学部、72 个教学科研中心(所)、35 个实验室(中心),1 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3 个省级重点学科,19 个校级重点学科,5 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 “ 西藏藏族师资培训中心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 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 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 教育部电脑捐赠中心 ” 等机构。甘肃省在学校设有 “ 甘肃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 、 “ 甘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 、 “ 甘肃省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中心 ” 等机构。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从 1982 年起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2 个博士后流动站,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6 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9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2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4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51 个普通本科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9 个学科门类,涉及 25 个一级学科。

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 13 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 34900 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3595 人,留学生 40 人,普通本科学生 14550 余人,成人教育类学生 15350 余人。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250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58 人,教授(研究员) 209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452 人, 165 人具有博士学位, 482 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两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导师 52 人,硕士生导师 375 人,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56 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5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 人,一级学科学术团队理事以上国家级 35 人、省部级 71 人,国家级专家 8 人,省部级专家 19 人,甘肃省“ 333 ”“ 555 ”科技创新人才 70 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程国栋、薛群基、李秉德、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 SCIE 》收录的论文数近年来一直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0 位左右,全国师范大学排名前 10 位以内。社会科学在西北历史与地理、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应用开发和软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同 40 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共 120 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20 余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 310 多人。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面积千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 52. 5 万平方米 ,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16.19 万平方米,有 800 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2083.03 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 147.55 万余册。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学校多次被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团中央、甘肃省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甘肃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普通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学校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向以教师教育为主、教育、艺术、文理基础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标迈进。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六,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三。

英文介绍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the city of Lanzhou, capital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is a hub of communic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It is also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ocated in a green suburb and by the side of Yellow River, is amid beautiful surroundings.

Historically Gansu is both one of the cradl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Linking up the two continents of Asia and Europe, the ancient Silk Road passed through the province. Gansu’ s sites of interest include the Mogao Grottoes, known as the world treasure-house of art and the Maiji Mountain Grottoes, known as the sculpture galleries in the orient. The ancient Great Wall, the numerous temples, monasterie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scattered along the Silk Road are symbols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Gansu.

The predecessor of NWNU is The National Beiping Normal University which grew out of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02. After 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 Beiping Normal University moved to Shanxi Province and then to Lanzhou in 1941. In 1988 the university was renamed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ow NWNU consists of 18 colleges, 2 teaching and training centers and 72 research institutes. 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is offering 51 undergraduate programs, 92 postgraduate programs and 26 Ph. D programs. There are 13 province approved key specialties in the university.

Of the university` s total staff members of 2503, 1258 are teach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of whom 661 are full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About 100,000 students have graduated from NWNU since she became the independent university. The enrollment of 2006 is more than 27,200, including 2,800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postgraduates, 13,430 undergraduates, and 11,620 adult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boasts a good capac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has won great academic succes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heory, Chinese Literature,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study of inscription on bamboo slips and wood tablets. The university occupies a total area of 60 hectares and all the buildings on the campus have a floor space of 460 thousand square meter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has a collection of 1.82 million volumes.

历史沿革1902.12.27,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37.11,西安临时大学

1938.3,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939.9,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1949.9,西北师范学院

1958.11,甘肃师范大学

1981.9,西北师范学院

1988.5,西北师范大学

主要实验室省部共建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相关学科建立,积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具有较雄厚的研究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环境修复高分子材料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实验室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总体要求,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科技攻关,研制和开发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努力使“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我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理想基地,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实验室。

自2004 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共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 项,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省部级52项,兰州市项目2项,横向合作7项,校级项目4项,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65 项,立项经费总计800多万元;发表SCI 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16项,公开专利16项,申请专利33项;成果鉴定9项,成果转让2项(已产业化);与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共计11项 ; 科研成果获奖12项。

重点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是由有着百年历史和深厚人文传统的中文系和历史系为主干构成的二级学院。素有“陇上毓苑”之美称。2000年建院以来,下设4个系,10个研究所,6个中心。全院共有教职工136人,教师中正高36人,副高4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60人,硕士和在读硕士56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8人。文学院现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师范类和文秘、新闻学、对外汉语、文化遗产4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秘书学(高升本、专升本)、现代文秘与公共关系(专科)2个应用型短线自考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历史学(本科)、文秘教育(本科)3个成人教育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专门史(西北史)、历史文献学四个博士点以及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都是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学生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国任硕士研究生551人,博士生32人,博士后6人,教育硕士(语文、历史)150人,留学生41人,国任本科生2362人,本专科函授生2715人。

文史学院人才辈出,师资力量雄厚。赵荫棠、黎锦熙、丁易、陈涌、彭铎、郭晋稀和顾颉刚、许重远、金少英、萨师炯、金宝祥等一批著名学者都曾分别在中文系和历史系任教。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稳步前进。形成了一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省内挑起大梁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我院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园丁奖、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多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省“333"“555”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二层次人选14人。西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教授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在先秦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特殊贡献。西北师大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李并成教授,是我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在敦煌史地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文学院分党委书记田澍教授的明史和西北边疆史研究,文学院院长彭金山教授的诗歌评论和诗歌理论研究,文学院副院长伏俊琏教授的敦煌文学文献研究,文学院副院长王建疆教授的美学理论和古代文艺美学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博士生导师尹占华、李清凌、郝润华、张德芳、张兵、刘志伟、邵宁宁、李占鹏等都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

文史学院教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16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史》、《中国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丛刊》、《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20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80余项,有9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1996年由原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合并组建的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6月学院更名为教育学院。目前学院有4系、4所、4中心:教育系、心理系、学前教育系、教育管理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这中心、资料中心、实验中心等十二个教学研究机构。其中2000年成立的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首批在全国八所师范大学设立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指导中心之一;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该研究基地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人文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在全国大学学科排名中,教育学院一直在前十名。

近年来学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本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有一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即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有十个硕士学位点---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有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高校教师、教育硕士和农村教育硕士;有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和公共事业管理;有三个成人教育本科专业——学前艺术、教育管理、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方向)

几十年来,在中国的西部、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学院始终保持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显示其地方特色的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同时又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学院的教育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专修科,设立于1939年,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所设18个学院之一。1949年11月,西北师范学院为适应国家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三年制的劳作专修科,改建为四年制的艺术系,当时是我国师范院校中最早设立美术专业的五所院校之一,首任系主任由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吕斯百先生担任。在后来的岁月里,学院在名称和设置上几经变迁。1996年,学校在原美术系和音乐系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2006年1月,成立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60多年来,先后有吕斯百、常书鸿、洪毅然、刘文清、方匀、韩天眷、汪岳云、黄胄、陈兴华、张阶平、杨鸣山等多位艺术大师在这里辛勤耕耘,为学院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为甘肃乃至西北和全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学院现设有美术学系、艺术设计系、基础教学部、实践教学部、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图书资料管理中心等内设机构,有美术教育、中国画、油画、版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艺术学、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中国画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美术理论研究、传统美术研究、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等五个研究方向。目前,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整体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在46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5人。全院现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生500余人。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教育部设立的十一所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之一,在《人民网》公布的2002年中国大学艺术学科总排名中名列第19位,在师范院校中名列第4位。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193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城固,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同年设立英语系,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兰州,1950年学校撤消英语系,改设俄语教研组;1958年恢复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改名外语系。1999年12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改革,将原外语系与公共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依托西北师范大学优良的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传统,充分打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和民族教育外语教学并重的办学特色,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154人,专任教师132人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师78人;在校本科学生1200多名,各类研究生400多名。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翻译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外语教学研究所、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育技术中心等内设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点,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学八个研究方向,同时还有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教育硕士招生方向,英语教学论方向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前身为 1953 年 8 月设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 1959 年 3 月成立政治教育系,后几易其名,分别为政史系、政治系、政法系,于 2000 年 10 月 由原政法系和马列教学部合并组建 政法学院。学院设有哲学系、法律系、思政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和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研究所、MPA 教育中心、马列主义发展研究中心、培训中心、资料中心等,教育部依托我院建立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西北调研基地,甘肃省依托我院建立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人才培训中心、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学校依托我院建立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97人, 其中专任教师 85人,专职行政和教辅人员 12 人;高级职称的教师 5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 39 人,有博士生导师 3 人,硕士生导师 32 人;70 % 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有2人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入选甘肃省“333”、“555”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3人入选甘肃省理论界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2个省、校级重点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法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有法学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2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哲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管理科学(政府管理方向) 5 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900 多人,全日制普通研究生400 多人,在职攻读硕士硕士研究生(MPA和高校教师)200多人,其它成人教育类学生650多人。

学院十分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学术视野宽、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加大力度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50 多部,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 80 篇,相当一部分科研论著被二次引用,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厅级优秀成果奖励。

学院十分重视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教书育人环境。现有图书资料 3 万册, 6 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文印室,全体教职工配有计算机,半数以上的教职工还拥有笔记本电脑,快捷的网上阅览保证了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

学院下设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人才培训中心、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甘肃省人民政府重点调研基地、西北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中心、 MPA 教育中心、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发展研究中心、西北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司法与公务员考试培训部等机构。我院将依托多科学优势和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学科资源,利用我校在西部地区具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和研究条件,加强对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学院坚持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贯彻以人为本、民主建院、学术兴院的管理理念,尽快完成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变。在专业改造、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更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 50 多年来,它所培养的近万名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