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复成矿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多因复成矿床(polygenetic compound ore deposit)简称复成矿床。1975年开始提出,成为地洼成矿理论的核心。指经受不止一次成矿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多种成因特征的矿床。其成因类型往往引起长期争论,它的主要特点为“五多”(多成矿大地构造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多成因类型、多控矿因素);其成矿物质及成矿作用可来自不同地壳发展阶段,在地洼区中最为发育。其主要模式及形成方式有:①叠加富化,如海南岛石碌式铁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②改造富化,如湖北大冶式铁矿、黄梅式菱铁矿;③再造富集,如湘桂黔等铀铅锌锑汞等矿,系由地下热水把各时代的矿源层中分散的成矿元素富集而成。多因复成矿床成矿及控矿的大地构造条件多种多样、方式不一。[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