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氢离子光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类氢离子光谱[1]氦原子被剥离掉一个核外电子就成为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e,与氢原子类似,它的核外也只有一个电子,称为类氢离子;锂、铍、硼等许多元素也能形成类氢离子。这些离子的光谱特征与氢原子光谱类似。

1897年天文学家W.H.皮克林在星体光谱中发现了一个与氢巴耳末系相似的光谱线系,后来被称为皮克林线系。这两个线系的对照如图1所示。实验证实皮克林线系为

皮克林线系相当于n1=4 和n2=5,6,7,…时的情况。式中的RHe是He的里德伯常数。

二次电离的Li(Z=3)光谱可表示为

其中n1=1和n2=2,3,4,…的线系处在真空紫外区,已在1930年被观察到。

三次电离的Be(Z=4)光谱可表示为

其中n1=1和n2=2,3,4,…的线系落在真空紫外区,也在1930年观察到了。

在光谱学上,通常在元素符号后面标上罗马数字Ⅰ表示中性原子HⅠ、HeⅠ、LiⅠ、…。 在元素符号后面标上罗马数字Ⅱ表示一次电离的离子 HeⅡ、LiⅡ、BeⅡ、…。在元素符号后面标上罗马数字Ⅲ表示二次电离的离子LiⅢ、BeⅢ、BⅢ、…依次类推。类氢离子光谱即HeⅡ、LiⅢ、BⅣ、BⅤ、CⅥ、NⅦ、OⅧ、FⅨ、NeⅩ、…NaⅪ、…等离子的光谱,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而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不同的原子和离子的光谱称为等电子数序光谱。例如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光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