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瑟夫·季南,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生,1914年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做职业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美国陆军前往欧洲战场,战后出任俄亥俄州立检察官、美国司法部刑事局局长。除了在办理刑事案件上,他的干练为人称道外,在政治上他也深得已故总统罗斯福的信赖,和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私人关系也很深。
1945年12月16日,苏、美、英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组成由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荷兰、印度和菲律宾十一个国家参加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法庭有权审判犯有以下三种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美国人约瑟夫·季南被任命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检察官兼盟军总部国际检察局局长
在季南的强势推动下,国际检察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审讯战犯、搜集证据的工作中。检察官们作了分工,分担了日本的战争准备、中国满洲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等各阶段的起诉工作。
11月6日,季南一到东京就公开表示,要运用在司法部工作的经验,和日本战犯对质法庭,制服这帮强盗。在首席检察官季南带来的38人工作班子中,有美国联邦调查局经验丰富的职业侦查人员、科学家和司法部刑事侦讯专家。由于他的强悍、雷厉风行和高压态度,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魔鬼检察官”。
1946年4月29日,季南正式向法庭递交起诉书。一天后,起诉书被送到28名被告手中。
1946年5月3日上午8点42分,押送日本战犯的车来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门口。在《朝日新闻》记者眼里,“这群战犯就像一支匆匆送葬的队伍”。
卫勃读完开庭词,首席检察官季南开始宣读起诉书。一个日本记者对开庭第一天曾作过比喻:“每一幕都恰似观看莎士比亚的名剧!”
1937年12月7日,时为日华中派遣总司令的松井石根下达命令“发扬日本武威,慑服中国”,鼓动部下变成失去人性的恶魔。南京陷落的第4天,松井石根进入尸陈遍地、到处是纵火痕迹的南京城。
松井石根的辩护律师为他开脱,试图证明被告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好人”,甚至要求把结论性的言词从庭审笔录中删去。季南起身大声驳斥:“这个事件就是被称之为现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要删去!”松井石根极力为自己开脱,说他派了宪兵维持秩序。而事实证明,仅有17人的宪兵队也加入了暴行的行列。后来,松井石根在巢鸭监狱曾向僧人花山信胜忏悔:“南京事件,可耻之极。”
法庭最终对南京大屠杀作了如下认定:“在日军占领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内,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数字,实际在南京遭日军屠杀的中国军民为30多万人。然而,这毕竟已足以将元凶松井石根送进地狱。
这,也是中国人应该记住这位美国检察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