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谢敏晋

谢敏晋(1913—1983),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科研和生物制品的研制工作,并取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他对耐热真空冷冻干燥乙醚灭活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生物制品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技术。他用大罐深层培养方法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用于霍乱、百日咳等生物制品的制造取得了成功。他对动物血清代血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试制,为我国免疫学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免疫学新技术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个人简历1913年8月26日出生于北京。

1929年,离开北平师大附中,随家迁回原籍苏州,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

1932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

1937年1月,德国富来堡大学医学院自费留学,师从K.乌尔曼(K.Ulmann)博士,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奖学金。

1939年,毕业于德国富来堡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9—1940年,任德国富来堡大学内科医院细菌血清室代理主任。

1940—194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医院细菌血清检验科主任。

1941—1942年,任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西北防疫处(兰州)技正兼检验科主任。

1942—1944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四川宜宾)细菌学教授。

1944—1947年,任上海医学院细菌学教授。

1947—1949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兼教授、免疫研究所所长。

1948年,与外科教授袭法祖、内科教授过晋源等人主持创办了享誉全国的《大众医学》杂志,并担任第一任总编辑

1949—1952年,任上海民生实验治疗研究所所长。

1952—1983年,任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研究室主任、总技师、副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并兼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理事,湖北省微生物免疫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1980年,应邀参加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免疫学会议。会后访问了法国、联邦德国和奥地利。

1981年,应邀对联邦德国作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

1983年11月23日,逝世于武汉市。

主要论著1Hsia YD.Ueber die Immunbiologischen Grundlagen einer von Cadham vorgeschlagenen Kaninchen-Serum-Therapie bei Streptokokken-und Staphylokokken-Sepsis.Zeitschrift f.Immunitaesforschung und experimente11e Therapie,1939,96(5/6):361—396.

2Hsia YD.untersuchungen ueber die Wirkung und wirkungsweise des Albucids gegen haemolytische Streptokokken in vitro und bei der experimentellen Streptokokkeninfektion.Zeitschrift f,Immunitaetsforschung und experimentelle Therapie,1940,98:220—250.

3Hsia YD.Immunbiologische Untersuchungen zur Frage ver wandtschaftlicher Beziehungen zwischen Rana temporaria seu fusca,Rana esculanta und Bufo vulgaris und zur Frage der Spezifitaet des Geschlechtszellenei Weisses.Zeitschrift f.Immunitaetsforschungund experimentelle Therapie,1940,98:339—344.

4Hsia YD.Chemotherapie der Bacil1us Fried1aender Infektion mit Sulfanilamiden.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1941,(12):324.

5Hsia YD.Chemotherapeiversuche mit Kapselbakterien (Friedlaender-,Rhinosklerom-und Ozaenabakterien).Zeitschrift f.Immunitaetsforschungund experimentelle Therapie,1942,101(2):81—101.

6谢敏晋,葛缘怡,陈畴.用国产大型冷冻干燥设备进行生物制品干燥制剂试验.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56—87.

7谢敏晋,葛缘怡,董之昌等.用深层培养方法研制霍乱菌苗.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87—107.

8谢敏晋,葛缘怡,熊梅先等.白喉类毒素浓缩试验探讨.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108—116.

9谢敏晋,葛缘怡,钮家渭.关于浓制抗毒素发生问题的试验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04—106.

10谢敏晋,熊梅先,顾素珍.用深层培养方法制造白喉毒素、类毒素.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06—107.

11谢敏晋,熊梅先,葛缘怡.破伤风毒素、类毒素、抗毒素之絮状反应试验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56,1(1):45—56.

12谢敏晋,林放涛,曾蓉芳.干燥狂犬疫苗之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16.

13谢敏晋,林放涛,张纯厚.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之试验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20.

14谢敏晋,吴炳奎,钱致明.抗猪血清蛋白免疫沉淀血清制备改进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64,5(1):1—12.

15谢敏晋,钱致明,史良如.比较双相免疫电泳的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64,5(4):269—282.

16谢敏晋,镜海玉,叶海林.免疫血清中缺白蛋白沉淀抗体现象之探讨.武汉医学杂志,1964,1(1):1—7.

17谢敏晋,史良如,陈善华.七种哺乳动物血清蛋白交叉抗原性的比较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65,10(1):1—18.

18谢敏晋,周北平,史天鹏.蛋白性人血浆代用品治疗用变性动物血清(简称治疗血清)之试制研究.湖北卫生,1977,(5):94— 95.

19谢敏晋,史良如,陈善华.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之试制研究.武汉医学院学报,1978,(4):56—59.

20谢敏晋.生物制品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中南地区白喉预防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1979:1—22.

21谢敏晋,刘殿风,陈善华.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制备方法之改进研究.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0,1(1):53—61.

22王大坤,谢敏晋.猪抗人淋巴细胞血清中有害抗体吸收工艺的改进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85,6(2):114—115.

23魏林娜,谢敏晋.减轻马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静脉注射类过敏反应之研究.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6,7(3):131—132.[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