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足利幕府”。日本第二个封建军事政权。一三三六年(延元元年、建武三年)足利尊氏所开创的武家政权。至一三九二年(明德三年、元中九年)为止,日本一直停留于南北朝对立的时代,而其最盛期则属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应永年间(一三九四~一四二七年)。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有力守护大名连合政权的态势。然而,伴随应仁之乱的发生,幕府的势力乃逐渐衰退,最后退居成一介京都地方政权之类的存在。一五七三年(天正元年),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所追放,幕府的政权乃随之灭亡。
在南北朝长期间的动乱下,尊氏之孙足利义满(1358~1408)次第将混乱的情形压制下来,幕府终于迎接了久违的安定局面。义满于一三九二年(明德三年),以和平统一的口号对南朝提出呼吁,实现南北朝合体的理想。成功地结束长达六十年间的内乱状态。此外,由于战乱而失去庄园,导致公家的经济力与社会地位衰退,幕府乃乘机将公家的资源吸收过去。义满接收了京都的市政权(★)与对诸国赋课的征收权,确立幕府其本身成为统一全国的政权。义满于一三七八年(永和四年)在京都的室町建造了一个豪华邸宅,称为"花 御所",并在此执行政务,因此足利幕府也被称为室町幕府。
(★)京都乃全国的工商业中心,公家的政权所在地。幕府剥夺了京都的商业课税权与支配权。
幕府的机构在义满的时代几乎整备完成。新政权赋予新设的管领极大的权限。管领统辖政所‧侍所等中央机构,而将军对守护的命令,也必须透过管领传达。在惯例上,管领的职务由足利氏一门的有力守护细川‧斯波‧ 山三氏担任,称为"三管领";侍所的长官称为所司,由赤松‧一色‧山名‧京极四氏担任,称为"四职"。这些大名占据幕府权力中枢的位置,负责重要政务的决定等幕府的营运工作。
幕府也致力于支持将军权力的军事力量之形成,因而集合足利氏的家臣与守护一族,以及有力的地方武士,编为直辖军,称为"奉公众"。奉公众平时在京都护卫将军的安全,并且也扮演牵制负责管理"御料所"(*指散布于诸分国的将军直辖领)之守护动向的角色。义满以强化幕府体制,企图统制在动乱环境中日渐强大化的守护阶层,藉此削减其势力。
幕府的财政收入,除了御料所、有力守护的分担金,还有来自地头与御家人赋课金的补贴;对京都经营高利贷的土仓与高收入的酒屋业者课征仓役、酒屋役;在交通要地设置关所,征收关钱、津料;对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京都五山禅院课税;另外还有来自明‧日贸易的利益收入;国家有特别行事时,则透过守护向全国征收"段钱",或临时性的"栋别钱"。
幕府另外设置地方机构~鎌仓府与九州岛探题。尊氏非常重视曾为鎌仓幕府所在地~关东,以其子基氏(1340~1367)为鎌仓公方,负责鎌仓府的业务,支配关东八国,外加伊豆、甲斐,合计十国。其后,鎌仓公方由基氏的子孙世袭,而辅佐鎌仓公方的关东管领则由上衫氏一族世袭。鎌仓府的组织与幕府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权限过大,经常与幕府发生冲突,甚至反抗幕府。
室町幕府历代将军姓名 生卒年份 在位时间
一代将军 足利尊氏 1306年-1358年 1338年-1358年
二代将军足利义诠1330年-1367年 1358年-1367年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1358年-1408年 1368年-1394年
四代将军足利义持1386年-1428年 1394年-1423年
五代将军足利义量1407年-1425年 1423年-1425年
六代将军足利义教1394年-1441年 1429年-1441年
七代将军足利义胜1434年-1443年 1442年-1443年
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36年-1490年 1449年-1473年
九代将军足利义尚1465年-1489年 1473年-1489年
十代将军足利义材1490年-1523年 1490年-1493年
十一代将军足利义澄1480年-1511年 1494年-1508年
十二代将军足利义晴1511年-1550年 1521年-1546年
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1536年-1565年 1546年-1565年
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1538年-1568年 ? -1568年
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1537年-1597年 1568年-15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