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将领吴宗国(?—1866)湖南长沙人。以勇目从剿湖北,累擢守备。同治元年,从曾国荃沿江东下,迭克要隘,功多,累擢参将,赐号资勇巴图鲁。二年,破聚宝门外上方桥、江东桥各贼垒,会水师破九洑洲、印子山贼巢,擢副将。从李臣典重开地道,城贼防益严,炮弹雨下。宗国手藤牌,持长绳,冒炮弹,狙行而前,抵城下测丈而返,始兴工开掘。大功克成,以提督记名,予一品封典。五年,偕提督郭松林剿捻德安,战罗家集,中伏,殁於阵,依提督例赐恤,予骑都尉世职。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个人简介出生年月:1934年5月
学历:1958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专业本科毕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学系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历史学科隋唐五代史分支主编,中国唐史学会理[1]事。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著有《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隋唐五代简史》、《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所属单位: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职简历:2007年6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审定委员会委员
2002年6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历史学科隋唐五代史分支主编
1997年6月至7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合作研究
1996年9月至12月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讲学
1994年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3年2月至3月日本大阪关西大学访问研究
1992年9月至12月韩国汉城高丽大学讲学
1990年教授
1986年9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5月副教授
1979年6月讲师
1958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教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隋唐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担任本科教学:中国古代史(隋~清)、隋唐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研究、隋唐历史文献阅读与研究◎论文:材料、问题、假设与历史研究,《史学月刊》2009年第一期,2009年1月
《贞观政要》导读,《名家谈国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唐高宗的真相·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说唐太宗·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3月
盛世中国系列之贞观之治,《世纪大讲堂(第14辑)》,凤凰卫视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论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制度变化《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三联书店,2007年3月
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2期
我看隋唐史研究,《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2006年第5期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与选官制度的发展,《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6月
汉唐明比较一兼论中国古代秦以后的社会变迁,《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试论中国中古社会变迁,《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隋唐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提要),《文化的馈赠(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武则天,《中华文明之光》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中华文明之光》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翦伯赞的史学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迪,《翦伯赞纪念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传统文化与历史学,《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隋炀帝的历史功绩,《〈隋炀帝〉电影创作与隋炀帝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三省的发展和三省制的确立,《唐研究》第三卷,1997年
〈贞观政要〉与贞观君臣论治,《国学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唐代农业发展的几个有利条件,《卞麟锡教授还历纪念唐史论丛》唐史论丛编纂委员会,韩国汉城,1995年
汪篯〈汉唐史论稿〉简介,《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唐代文化发展的三个高潮,《唐代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唐玄宗治国之策与唐朝的盛衰,《北京日报》文史第四期,1993年6月23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历史文化》,韩国高丽大学出版部,1992年
汪篯传略,汪篯《汉唐史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论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武则天与文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朝的特性,《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89年
均田制讨论综述,《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口号的发展,《自修大学》1986年第9期
唐代三吴与运河,《运河访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贞观廿十二年敕旨中有关三卫的几个问题一一兼论唐代门荫制度,《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唐代官制概述,《自修大学(文史哲经专业)》1986年第11期,光明日报出版社
唐代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唐代士族及其衰落,《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太宗政治思想的形成,《唐太宗与昭陵(人文杂志丛刊第六辑)》陕西省社科院出版发行室,1985年
唐代土地兼并的发展,《自修大学(文史哲经专业)》1984年第9期,光明日报出版社
唐末阶级矛盾激化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黄巢,《百代英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文史知识》1982年第10期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安西四镇的废置问题,《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进士科与唐朝后期的官僚世袭,《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唐代科举概述,《电大文科园地》1982年第2期
天宝之乱是由于是相非其人吗,《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唐代科举应举和录取的人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著作与教材:《中国史纲要(增订本)》上册隋唐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隋唐五代简史(修订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03年
《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隋唐卷)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上册隋唐部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大学文科指导书目:历史学》(主编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华军事人物大辞典》隋唐时期条目,新华出版社,198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部分条目,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唐玄宗》(与阎守诚合著)三秦出版社,1989年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北京史》隋唐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古代史讲义》(试用稿)》隋唐部分,校内印制,1973年
《中国史纲要》第二册隋唐部分(与汪篯合著)人民出版社,1966年获奖:北京大学1986年至1987年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中国唐史学会理事,1985年一2004年
中国唐史学会顾问,2004年~
北京历史学会理事,1997年一2003年
唐研究基金会丛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一2007年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顾问,2003年~2008年
2001年1月以来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2002年,“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华书局主办
2004年6月“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汉唐研究中心主办
2007年6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会议,北京,中华书局主办
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
盛唐工程:盛唐政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