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剧演员徐桂芳人物生平徐桂芳(1913~1988),原名徐贵

圃,江苏省盐城县人。上海淮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出身贫农之家。祖辈均以香伙“僮子”为业。幼得其父徐连本亲授“忏词”。他七岁登台,演小旦。他十岁师承陈玉庚学习淮戏,工花旦,取艺名——徐桂芳。十四岁,他随其二哥徐华圃来沪拜沈长发为师,学“包头”(即男饰旦角),初露头角,名声渐著。后由于他嗓音有所变化,便改演老旦,广受好评。1946年,他参加麟童剧团。在此期间,专以老旦应工。扮相俊美俏丽,气质高雅,善于塑造慈眉善目、端庄持重的老年妇女形角。他的表演细腻且具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他的眼神,神采飞扬,十分有戏。他的嗓音清脆宏亮,音域宽广,行腔悦耳动听,深受戏迷追捧。1951年,他在上海市春节戏曲演唱竞赛中,凭借《岳母刺字》一剧荣获演员一等奖。同年加入民营公助淮光淮剧团。在琴师潘凤岭的协助下,从事老旦唱腔革新,运用老生【马派自由调】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长,创造了“徐派”唱腔。在《杨八姐游春》、《探寒窑》、《大禹治水》与《牙痕记》等剧中,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中老年妇女艺术形象。
1959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参加了中国戏剧家协会。1960年,他被评为上海市文教先进工作者。1964年4月,徐桂芳和筱文艳、何叫天等著名演员一起,在黄浦剧场演出现代戏《海港的早晨》。戏毕,周恩来总理登台与他们握手致意,并合影留念。 1988年6月22日因患脑溢血谢世。艺术专长擅演剧目有《隔墙相会》、《对舌》、《盘骂堂》、《千里送京娘》与《双槐树》等。《机房教子》中扮演秦雪梅,为其拿手杰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加入麟童剧团,改演老旦。民国35年(1946年)与马麟童合演《雷打张聚宝》(清风亭)一剧,首演老旦,在与马麟童先生合演《岳母刺字》时,临场挥毫,书写“精忠报国”四字,博得满场掌声。从此,徐便专以老旦应工。释义--僮子僮子--明代以来盐阜一带比较兴盛香火,所谓香火就是巫术,为人祛病消灾、祈求风调雨顺吉庆丰收等民间迷信活动。做香火的也很多,每当香火结束就开始唱“香火戏”亦称“僮子戏”唱香火戏也即僮子戏的人称为僮子。
教授徐桂芳个人简历徐桂芳,1912年9月8日出生在温州市区,12岁起在旧温属联立商科学校(今温州二中前身)读初中,后到上海大厦大学附中读高中,18岁时毕业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回到温州。1946年徐桂芳受聘上海交通大学,1956年随上海交大部分专业迁往西安,曾任西安交大校务委员会委员、数学系主任、陕西省数学会副理事长。
1985年退休后,任上海交大名誉教授、西安交大数学系名誉系主任、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名誉理事。个人著作发表《数论》、计算方法文章多篇。主编有《高等数学》、《纯幻方的构造远离和方法》等学术著作。他1956年编译出版的《积分表》一直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