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落雁乡一、基本情况落雁是1984年成立的新区,1988年撤区建乡,地处滇东北入川要道和古丝绸之路边缘,位于县城北部腹地,在东经104°11′18″~104°22′10″,北纬28°9′32″~28°16′27″之间。距县城新区31千米,东与兴隆接壤,西与中和镇隔河相望,南与牛寨、盐井镇毗邻,北与普洱镇、滩头乡山水相邻。距昭通市156千米,距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130千米,距四川筠连50千米,内昆铁路过境9.65千米。最高海拔1384米,最低海拔36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980米,年均温度16℃,年均降雨量124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湿度80%以上,有明显多雨、多雾、潮湿的特点。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林果、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是典型的山区生态农业乡。
全乡总面积130.24平方公里,常年耕地面积26535亩,其中:水田10005亩,旱地16530亩。辖落雁、天星、龙塘、共和、保隆五个村民委员会,17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25682人,共计5496户,其中农业人口25422人,5354户,劳动力12010个。全乡有党总支5个、党支部30个,党员677名。
2007年经济总收入4158万元,人均纯收入1386元;年未粮食总产量7040吨,人均有粮277公斤;乡镇企业产值达到1159万元,劳务输出创收142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7.55万元。二、基础设施1、交通:全乡有县乡公路1条31公里(境内16公里、4级),有村村通的乡村公路4条58公里,有村组公路78条174公里,80%的村民小组通了公路,实现了保隆村、落雁村社社通公路。
2、水利:全乡有小二型水库3个(浪子沟、钻山堰水库、石门关水库),坝塘4个(烂湾子、苦竹溪、楠木湾、王家湾),人饮工程7个(集镇、苦竹溪、木古、雪旦坡、下田、肖家坪、柏杨坪、永兴),水窑160口,全乡水利化程度为23.2%。
3、通信:集镇安置了移动和联通的大小机站7个,覆盖全乡90%的区域,效果良好、方便快捷。
4、电视:集镇开通了县城至落雁乡的闭路电视,用户234户;地面卫星接收器遍布全乡,达5000余个,覆盖率90%以上。
5、供电:全乡有高压输电线117.2公里,低压输电线路1200公里,各种型号的变压器68台,用电农户5492户(含集体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8%。三、农村经济1、种植业:常年玉米下种15500亩,其中杂交玉米14000亩,使用玉米良种16500公斤;水稻杂交良种用种12000公斤;种花生1100亩,大豆1000亩,红薯8000亩,洋芋6000亩。
2、畜牧业:常年生猪存栏17000头(其中能繁母猪1573头),年肥猪出栏12000头,出栏仔猪3万头;常年牛出栏180头,存栏618头,山羊年出栏250只;以乌骨鸡为主的家禽存栏13万只。
3、林业:全乡植被覆盖121905亩,林地面积103736亩,森林覆盖率53.1%,其中茶园10350亩(白茶50亩,原茶10300亩),产原茶160吨,白茶10吨。有楠竹林地3000亩,水竹林2500亩,慈竹3000亩,桉树1000亩,速生杨树400亩。四、社会事业1、教育:全乡有小学教学点21个,105个教学班,在校生4615人,适儿入学率98.1%,巩固率98.8%。有中学1所,16个教学班,在校生1063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1%,巩固率97%。有民办幼儿园2所。2006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省市验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2、卫生:乡内有卫生院1座,有医生8人,有村卫生室7个,面积475平方米,共有乡村医生16个。基本能保证全乡人民就近看病,达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水平。
3、文化:全乡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李兰义军古战场遗址),有南华宫、禹王宫、川柱庙、黑神庙等六大庙遗址。五、资源1、矿产资源丰富:全乡有保留煤矿1,年生产规模40000吨,地下铜、铁资源丰富;有日产5万块红砖的页岩砖厂1个,采砂场3个。
2、旅游资源: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约50平方千米的二半山坝区,100多个小山包坐落其间;有树龄500多年的罗汉松、独具特色的天星天生桥和保隆凉风洞;境内有李蓝义军古战场遗址和铜鼓山、狮子岩、仙女池、月亮溪、天灯坡、妹儿山、万年灯、龙塘舍身岩瀑布、凉水湾护林防火了望台等观光点交相辉映,独具特色,结合非常高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适宜的气候和无工业污染的环境,再加上三个水库和四个坝塘交织其间,非常适合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