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碑刻博物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焦山碑刻博物馆,位于江苏名城镇江市风景旅游胜地的焦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于1991年10月,主要建筑是由原宝墨轩旧址海云庵及石壁庵、香林庵改建而成。占地约6500平方米(包括焦山古炮台和摩崖石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该馆为隶属于市文化局的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0人,现有正式工作人员9人。

自北宋庆历8(1048)年,焦山即建宝墨亭,藏有唐朝王奂之集王羲之书的经幢和宋刻《瘗鹤铭》,明代改建宝墨轩,藏碑渐丰,颇具规模,明显显赫。清代以后,碑墨不断充实,蜚声江左。后屡遭兵毁,碑刻毁损严重。1960年市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再现人文优秀景观,寻找散失残碑,征集四乡刻石,建立焦山碑林。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主要内容共分宝墨轩、摩崖石刻、古炮台三个部分。

馆藏数量共有五百多件。主要以碑刻为主。除陈列展出的碑刻外,尚有未展出的90余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