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念

天然水

natural water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

包括江河、海洋、冰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以及土壤、岩石层内的地下水等天然水体。

天然水对水源的要求相当苛刻。根据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的定义,天然水(naturalwater)是指瓶装的,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存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健康水意味着去掉有害的物质而保留有益的矿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利于保持水的自然生态结构,使之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

天然水是小分子团水,是弱碱性水,是有生命活力、符合人体营养生理功能需求的“健康水”。

世界普遍流行天然水。世界发达国家大多生产和饮用天然水。美国、西欧、日本等国从来没有把纯净水纳入到饮用水范围。许多欧美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据新华社报道,俄联邦政府卫生部2000年8月初通过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今后俄生产的瓶装自然饮用水必须含有合理的营养成分。

构成与成分天然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溶液,含可溶性物质(如盐类、有机物和可溶气体等)、胶体物质(如硅胶、腐殖酸等)和悬浮物(如黏土、水生生物等)。

一般情况:地表水的含盐量比较低,但容易受污染;地下水比较洁净,但溶解的矿物质比较多。水中的杂质主要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性物质。如果作为饮用水,有些天然水通过简单处理即可饮用。如某些泉水、井水。而有些必须经过特殊的设备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才能饮用,如:河水、湖水、苦咸水等。

资源与分布世界天然水总量约13.6亿km,其中海水占97.3%,冰川和冰帽占2.14%,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占0.02%,地下水占0.61%。

大部分河水和部分湖水为淡水,占天然水总量的2.7%,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仅为0.64%。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中国天然水资源中国有天然水约27210亿m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地一百一十位之后。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应量呈下降趋势,水危机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位“世界水日”。确定“世界水日”,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但水资源短缺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并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公众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自1994年以来,“世界水日”的主题如下。

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000年: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water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and harmons society)

2008年:涉水卫生(water sanitation)

2009年: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transboundray water-the water -sharing,sharing opportunities)

2010年: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我国水利部就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1993年确定“世界水日”以后,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所以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节水标志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节水标志寓意: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