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宜宾最具特色的传统名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特点宜宾燃面的特点: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不愧为巴蜀一绝!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做法制法:面条入沸锅断生即用竹笊篱捞起,劲甩两下去掉多余水分盛入碗中。淋入炼熟菜籽油,趋热用筷子挑散和匀使之不起粘,随即淋上本地酱油、多种香料密制的油辣椒、宜宾芽菜末、炒熟碾成半碎的花生末、葱花挑拌均匀即成。如在面上浇一勺炒香的肉臊就是荤燃面,淋上骨汤则成燃汤面。

名字的由来宜宾燃面香气浓郁,重油重色,入口筋道酥脆。燃面名称由来有一说,因此面干燥多油,挑起来可如火绳一般点燃故名。

风味特色清晨的宜宾是宁静而祥和的。当初升的太阳在天边露脸的时候,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之中。然而,大街小巷面馆里的伙计们可不能偷懒睡觉,他们早早起来,打扫店铺卫生,用大铁锅烧开水,准备葱、芽菜、花生米等佐料,好迎接第一批顾客的到来。宜宾人早晨有吃面条的习惯,宜宾面条的臊子花色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牛肉、肥肠、三鲜、排骨、口蘑、杂酱、干筋、蹄花、炖鸡、辣鸡等一二十个品种。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燃面了。在宜宾,你随便走进哪家面馆,都能尝到地道的燃面,保证好吃得让你舌头打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