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病理心理学,研究的是病人的异常心理活动与病态行为,即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病理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与规律,并探讨其机制,其研究成果是医学心理学某些理论和证据的重要来源,因此一般认为异常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分支学科。但在某些异常心理学论著中,其内容范围可能囊括甚至超过医学心理学的很多领域,此时的异常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则为交叉的两门学科。

核心概念:异常心理

一、概念解释

人的正常心理是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相一致。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异常心理又称为“变态心理”是偏离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在谈到异常心理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哪种心理才算做“异常心理”

异常就是不正常,也可以成为失常。异常心理即是偏离了大多数人说具有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然而,这是一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

因为人类的许多东西如身高、体重、智力等都是正态分布的,大多数人接近平均数,只有少部分人偏于两端。因此均可视为异常。

判断标准

如何判别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标准。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异常与正常有些时候有有本质区别,但另一些时候可能只是有程度的不同。

二、常用的判断标准有:

1、 经验标准:是咨询者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人们对于心理障碍的日常经验,或来咨询的的人的主诉去判断汤热 的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虽然此种方法的主观性很大,但很大程度上受义务人员和研究者体验和经验的影响,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

2、 统计学标准:这一标准来源于对人群的各种心理特性进行的心理测量数据。一般来说心理测量的数据是呈现正态分布的,处于平均数正负两个标准差区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5%,我们将这部分人定义为正常,而把原理平均数的两端视为异常。决定一个人心理正常和异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离群体的平均值的程度作为依据。统计学标准只能显示其当前的心理,不能显示其追踪结果,这是不足之处。如IQ140以上属于非常聪明,目前可以被看作天才,但若追踪下去,可能一部分人变为普通智力群。

3、 社会适应标准:这也是一种极为普遍运用的标准。它是以社会准则为标准衡量人的心理活动是否与社会的生存环境相适应,并从个体对社会、集体、人际关系、人和自我的态度中和习惯的幸福为方式中来观察正常与否。适应者为正常,不适应者为异常。很多专业人员引起具备相对的弹性而喜欢这个方法:因为它关注与生活和环境相关的行为,能适应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因为适应与不适应之间本无客观标准,因此这一标准也不能完全绝对的适用。如教师多认为而动的不良适应,表现为:偷窃、逃学。但心理学家却认为:退却、孤独才是不良适应。

4、 医学标准:又称为症状和病因学标准。这一标准源自于医学的诊断方法,它是根据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通过各种医学检查,找到引起异常心理症状的生物性原因,以此来判断心理活动的正常或者异常。进行各种检查寻找客观判断标准。这种标准是十分有效的,但大部分心理障碍可能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变化,至少在目前还早不到脑病变和其他因素的原因。所以医学标准也有局限。

三、异常心理的类别

异常心理有很多的类别。目前,各国都有自己的分类体系或方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中,异常心理分为。

1、 器质性精神障碍

2、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以来心精神物质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 心境障碍(情感心精神障碍)

5、 癔症

6、 应激相关障碍

7、 神经症

8、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9、 人格障碍

10、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11、 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青少年心理发育障碍

12、 童年和少年多动障碍

13、 品行障碍

14、 情绪障碍

图书信息书 名: 异常心理学

作者:马伟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308064941

开本: 16开

定价: 37.00 元

内容简介《异常心理学》讲述了:异常心理(abnormal psychology)是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异常心理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如变态心理、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失调等。严格地说,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心理离奇、古怪、让人无法理解;心理异常,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心理障碍,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心理疾病,是从医学角度理解心理异常,相对躯体疾病而提出的概念;心理失调,是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相比之下,这些概念中心理障碍的概念更宽泛些,它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轻的如心理失调,重的如心理疾病。但实际上,在许多时候这些概念是通用的。

图书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异常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异常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异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生物学模型

第二节 心理学模型

第三节 社会文化模型

第四节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型

第三章 异常心理的诊断与分类

第一节 心理诊断概述

第二节 心理诊断常用技术

第三节 常用心理测验量表

第四节 异常心理的诊断分类系统

第四章 异常心理的防治

第一节 预防与健康促进

第二节 心理治疗

第三节 药物治疗

第四节 电休克治疗

第五节 工娱和康复治疗

第五章 异常心理的基本症状

第一节 认知障碍

第二节 情感障碍

第三节 意志及行为障碍

第四节 意识障碍

第五节 常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

第六章 应激与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理应激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三节 心身疾病

第七章 人格障碍

第一节 人格障碍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

第八章 智力障碍

第一节 智力障碍的定义

第二节 智力障碍的病因及临床类型

第三节 智力障碍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第九章 神经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恐怖性神经症

第三节 焦虑性神经症

第四节 强迫性神经症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

第十章 癔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第三节 诊断和治疗

第十一章 精神分裂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常见的类型及表现

第三节 诊断和治疗

第十二章 心境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发作形式

第三节 诊断和治疗

第十三章 性行为障碍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的表现和诊断

第三节 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和性变态的治疗与矫正

第十四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一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三节 躯体疾病和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第十五章 精神活-眭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十六章 儿童与老年期心理障碍

第一节 儿童一般行为问题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

第三节 儿童孤独症

第四节 学习障碍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障碍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