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走马埭围垦工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外走马埭围垦工程示意图

外走马埭围垦工程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分海堤和垦区开发两个部分,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围垦工程。

【背景】1998年5月,惠安县委、县政府为解决经济建设的用地矛盾,在国土资源部的指导下提出外走马埭围垦工程构想,并开始进行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1999年7月,基于我省土地的实际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我市成立泉州市外走马埭围垦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承办项目前期各项报批工作。

1999年至2003年,经过5年多的努力,完成项目所必需的各项审查审批事项: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利部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审查;国家海洋局批准海域使用报告;国家交通部同意该项目的建设;省水利厅审查批准水资源分析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对该项目作二次评估,肯定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2003年8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该项目可研报告。

2003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可研报告。

2004年3月8日,围垦工程初步设计正式通过省计委批复,确定工程围垦建设的规模为5.54万亩。

2004年8月15日,外走马埭围垦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9年初,总长14多公里的海堤作业基本完成。

【意义】围垦工程作为生命线工程,它的开发建设,对贯彻落实新的《土地管理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具示范效应;对今后拓展同海外和闽台的农业合作,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惠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符合该区域环境区划和惠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被列入省和国土资源部耕地开发计划。

【位置】围垦工程位于湄洲湾南岸,东经118°51′、北纬25°,地处惠安县辋川、东桥、净峰三镇辖区内。围区北临福建省石化基地——泉港区,西连走马埭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东靠湄洲湾国际中转港——斗尾港和福建泉州斗尾大型船舶修造厂。该区域海湾滩涂平坦,近海环境功能分区为三类海区,适宜于围垦成种植区。

【基础】●交通:围垦工程距惠安县城10公里,县城至辋川二级公路可达围区西端——辋川后任村,涂斗二级公路可达围区东端——净峰墩中村,并有辋川500吨级码头可利用,距肖厝万吨杂货码头10公里,距漳泉肖铁路山腰站8公里,距福厦高速公路1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电力:由塘头220KV和霞光110KV变电站提供,并在惠东增建1座110KV输变电站。

●水利:菱溪水库库容3060万立方米,陈田水库库容5000万立方米,可确保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由日供水10万吨城南自来水公司提供。

●通信:已建成辋川模块局程控电话5000门、东岭母局程控电话6000门、净峰模块局程控电话5000门和松村移动电话基站。

【规模】围区海堤西起辋川镇后任村,经鲤鱼岛至净镇镇的墩中塘头村,全长14.3KM,围垦总面积5.2万亩。海堤共分3条堤段,1号堤(后任村——鲤岛岛)长度2.70KM;2号堤段(鲤鱼岛——大屿岛)长度6.70KM;3号堤(大屿岛——塘头村)长度4.85KM。

围区内鲤鱼岛设3×3M排洪闸一座、3×3M纳潮闸一座;大屿岛设7×5M排洪闸一座,排洪闸西侧设3×3M纳潮闸一座,东侧设2×3M纳潮闸一座;塘头设4×5MM排洪闸一座,2×3M纳潮闸一座。

【投资】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7347.8万元。其中:1号海堤:1655万元;2号海堤:15919万元;3号海堤:10340万元;鲤鱼岛排洪闸:1203万元;大屿岛排洪闸:287.2万元;塘头排洪闸:161.9万元;鲤鱼岛、大屿岛、塘头纳潮闸:272.6万元。

【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农业、水产养殖及工业商贸开发区土地出让收益,而且将为斗尾港口经济区等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用地,还可以缓解省、市部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状况,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港区经济提供建设腹地,。

● 农业收益。农业种植面积3.57万亩,发展高优农业,选择种植双季稻、蔬菜和豆类等经济作物,总产值预计可达6780万元。

● 养殖业收益。水产养殖面积1.02万亩,主要用于海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吊养牡蛎,总产值预计可达11816万元。

● 工业商贸区出让收益。工业商贸区面积5100亩,竣工后分10年出让土地,每年出让500亩,年收入可达7200万元。

● 社会效益。垦区内规划1000亩土地用作滞洪区,规划营造防护林、灌溉工程设施和交通道路等。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保护3个乡镇、4.8万人和3.57万亩耕地免遭风暴潮侵袭,对沿海地区起到重要屏障保护作用,而且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 新增用地。围垦工程建成后将增加陆地面积5.15万亩,约34.35平方公里。这一工程完工后,相当于新增一个小乡镇,泉州的版图也向海域扩张了30多平方公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