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梁金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
学)地质探矿系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同年留校任教。1980年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工学院),曾先后任地质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和桂林工学院院长等职。现为桂林工学院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桂林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桂林地质学会理事长,广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高校地质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广西科学》、《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地质》、《广西高教研究》等学术刊物编委,《珠宝科技》顾问。
从事职业梁金城教授长期从事地质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专长于显微构造与组构学、花岗岩构造学、矿田与矿床构造、灾害构造等学科领域。20世纪70年代,梁金城教授参加了全国南方富铁矿科研会战、赣东北铜矿会战,与袁奎荣教授一道,开创性地提出了海南岛存在海西褶皱带的新认识,对海南石碌铁矿的富集机制以及石碌群中的不整合等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80年代,参与了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科分委员会的筹建,任学科分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亲自组织了全国第二届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筹建了桂林地质学会,开展了对华南深断裂、韧性剪切带与金矿成矿、花岗岩定向构造成因等研究。特别是新资断裂带的断层岩及其构造演化、越城岭片麻状花岗岩体定向构造成因等研究成果,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90年代,结合新一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广西区域构造、花岗岩体侵位机制与岩浆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提出了桂北丹洲群变基性岩的构造分解作用成因、桂东南的莲塘-南渡花岗岩体的脉动走滑侵位、桂东海洋山花岗岩体穹隆加膨胀复合成因侵位等一系列新认识。在桂西南地区的地台盖层中,发现和厘定了印支-燕山旋回的凭祥逆冲推覆构造,提出并研究了走滑式与逆冲式两类剪切带与金矿的关系。这一系列研究新成果均被区调成果报告所引用,并在成果验收与评奖中得到专家们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中的领先水平。近年来,针对我国南方岩溶地区多发性的岩溶塌陷与滑坡,开展了灾害构造的研究。
成就梁金城教授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曾先后多次应邀赴美、澳、英、德、日、泰、缅等国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在中、英双方的资助下,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开展了对南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成矿机理的对比研究,与国外高校、科研及权威鉴定机构签订了多项国际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
梁金城教授不仅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而且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领导了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向桂林工学院的学科转型与学科构建,桂林工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是广西区第一批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荣誉梁金城教授先后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成果5次获省、部级奖励,先后获桂林市劳动模范、广西区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荣誉和享受国家专家津贴。
目前,梁金城教授正在主持华南花岗岩体侵位模式与岩浆动力学、扬子陆块与华南活动带边界(广西段)的厘定等地质应用基础研究。一个以梁金城教授为首的学科群体,正活跃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