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翁是对于右任先生的一种尊称。于右任生平简介
于右任(1878-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右任,后以字行。笔名“神州旧主”、“骚心”等,号髯翁,晚号“太平老人”。诗人,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一代书圣,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真诚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驱。著名的教育家、报刊活动家,尊称“元老记者”。祖籍陕西泾阳斗口村,“斗口于家”。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先生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以后“又在三原读书应试,因此就著籍为三原人了。”
先生“生在历史上代产圣哲的关中,有雄壮的地理,有深厚的文化,又有亲爱的家庭,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当堂堂正正地做人。”未满两岁丧母,二伯母房太夫人携至外祖家抚养。七岁受业于三水老儒第五先生。“以流离之子,竟为学生矣。”十一岁,伯母携往三原东关,依族三祖重臣公入名塾毛班香先生私塾读经史、学诗文,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这时还跟毛班香之父毛汉诗先生学习草书,所写的是传为王羲之的“十七鹅”,这是他学草书的第一步。
十七岁先生以“案首”入学。十九岁后,“学已小成”,出私塾,得识学贯中西的朱佛光,经学大师毛俊臣,以师礼事之。竭见关中国学大师刘古愚先生。一八九八年学问渊博的叶尔恺入关督学,激赏先生文章。誉为“西北奇才”。其时先生有感于清廷腐败,有激昂慷慨痛快淋漓的《半哭半笑楼诗草》问世。
一九〇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先生二十五岁,以第十名中举,翌年春,先生应礼部试于汴梁(开封),被清廷以“逆竖倡言革命大逆不道”,草举人,遭通缉,且有“无论行抵何处,拿获即纠正法”之密结。幸得其乡伯李雨田先生救助,逃往上海。又得马相伯先生帮助,改名刘学裕入震旦学院。一九0五年参与并主持筹备“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一九0六年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先生,“做彻夜之谈,并加入同盟会。”从此,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办《神州日报》、《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为民请命。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一九一二年先生即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一九一八年再回三原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主持西北革命大计,北伐段祺瑞。此后长期任国民党监察院长,被誉为“监察之父”。
一九四九年协迫去台湾。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日逝世于台北。一九六五年七月十七日,被安葬于台北县大屯山八拉卡墓园。遥望西北,下临基隆,以应先生遗诗之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