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鹤龄(1879年-1937年),晚清民国学者,教育家。字履勤,亦字侣琴,浙江余姚低塘下河严家(今宁波余姚市低塘街道姆湖村)人。曾任清华大学校董会主席,并二度出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之职
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严鹤龄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08年,严鹤龄出任复旦公学(今上海复旦大学)讲师,并兼任学监。1909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美东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11年,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宪政展望概论》)。
任职1911年,出任浙江都督府外交官1913年-1916年,担任北京外交部秘书,荐任俭事,并是宪法研究会会员 1916年,成为内阁成员 曾经担任《政治学报》总编辑 曾经担任北京英文社会政治科学杂志编辑并兼任经理 1916年-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 1919年,出任国联秘书处秘书1921年,出任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 1921年-1922年冬,担任财政整理委员会专员 1922年-1923年,担任北洋政府农商次长1924年,出任北京关税会议秘书长1926年,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26年,出任驻美国公使馆一等秘书1929年-1930年,伍朝枢公使辞职后,代理驻美国公使(即现今之驻美国大使)1935年,出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讲师
清华大学校长更迭风波清华大学在民国初年一段时间内曾有闻名的校长更迭风波。校长周诒春辞后,清华校长人选几经更迭。北洋政府外交部委派张煜全为清华大学校长。张体弱多病,任内并发生学潮,遂自职获准。外交部后继派罗忠诒继任,但遭清华学生群起抵制,故罗未到位即请辞。清华大学校董事会遂推选其主席严鹤龄为清华大学代理校长。
8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任清华校长。金邦正在1922年请辞获准。1922年4月,外交部派曹云祥为清华大学代理校长。同年10月6日,曹正式署理校长之职,任至1928年请辞获准。严鹤龄遂再度被任命为清华大学代理校长,于1928年1月14日到职,4月便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