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保管、陈列宣传、调查研究太平天国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江苏省南京市瞻园路。由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等在1950年12月主持筹建。1956年10月1日,在堂子街太平天国某王府遗址,成立太平天国纪念馆。1958年5月,迁至瞻园路。1961年1月,改名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该馆建筑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展厅西部的瞻园是南京城里独有的古典园林,系明初中山王徐达府邸花园部分。清代改藩署。太平天国时期,曾是东王杨秀清王府和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后为幼西王萧有和王府。瞻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馆藏文物1657件。其中一级藏品42件,包括太平天国颁行的原刻本官书《钦定士阶条例》和《钦定军次实录》及天王洪秀全批准颁行官书的“旨准”木印、“渡船规条碑”等传世珍品。重要复制文物有天王和幼天王玉玺、洪秀全亲笔“守天浦诏”以及巨幅太平天国“望楼”壁画等 427件。
该馆的专业性图书资料室,藏有太平天国专著、地方志8000余册,清代苏松太道兼署江苏布政使吴煦档案11大箱,咸丰、同治年间名人函札 200多件,太平天国文物、遗迹底片5000余份。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是该馆基本陈列,有4个展厅,分序幕、历史背景、金田起义、建都天京、制度政策、坚持斗争、抗击侵略、保卫天京和前仆后继 9个部分,介绍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堂子街太平天国某王府壁画遗址,举办“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陈列”。该馆另复制一套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展品,常年在全国主要省市和地区巡回展出。该馆还引进“避暑山庄宫廷文物”和“金陵雨花石”等各种类型的临时性展览。
该馆编辑出版了《太平天国印书》、《太平天国艺术》、《太平天国资料汇编》、《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吴煦档案选编》等书。
瞻园:“金陵第一园”
瞻园被誉为“金陵第一园”,原系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府邸之西圃,始建于嘉靖初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并御题“瞻园”二字,取自苏东坡诗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据说乾隆对此园十分欣赏,回京后便命人在北郊长春园中仿瞻园而建“如园”。
瞻园历经沧桑,一度亭台颓败,满园荒芜。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瞻园,由著名园林专家刘敦桢教授设计监造,吸取了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现代园林艺术的长处,使“咫尺”瞻园展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色,达到了“虽为人作,宛自天成”的艺术境界。蜚声明清两代的著名十八景如老藤化虬、雪浪寻踪、危峰招鹤等都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古朴隽秀之特色。
瞻园素以假山著称,全园面积15000平方米,由三座各具风姿的假山组成了瞻园的主景,游人至此,无不流连忘返。北假山陡峭雄峙,原为600多年前明代一石山,至今仍保留明代风格。西假山蜿蜓如龙,石头犹如从土中生出,充满自然野趣。而南假山则是由刘敦桢先生设计建造于1958年,它巍峨雄壮,由1800多吨太湖石拼连而成,呈现出层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壮丽景观。
综观整个瞻园,园小艺精,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清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