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火山岩相(volcanic facies)是火山物质的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与状态,即其形成方式的总和。可分为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潜火山相六个基本类型。[1]

火山岩相主要是指火山活动产物的产出环境及岩相特征,研究火山岩相对于重塑火山活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分析火山岩体形成机理、提高火山岩区填图找矿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火山岩相调查是火山岩发育地区调查的基本内容之一。通常侵入岩岩相划分,主要依据其岩石的形成深度;沉积岩的岩相划分,常常依据沉积环境。火山岩相划分是指火山物质的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与状态,即形成方式的总和。火山岩系通常是多相的产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由于不同的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的复杂组合。

所谓火山岩的相,就是指火山作用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和一定热力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岩石或一个地质体而言(区域地质司1987年,火山岩地区调查方法指南)。

可分为崩落相、溢流相、碎屑流堆积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潜火山相七个基本类型。

由于划分标准不统一,所以出现上述两种划分方法。目前国内也没有得到统一的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