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叹为观止(褒词)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也说“叹观止矣”。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用法连动式;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

注意点 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示例1. 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3. 每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出自《安塞腰鼓》)

4. 黄山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5. 金字塔的壮丽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近义词拍案叫绝 击节叹赏

故事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来到鲁国,表示愿与鲁国结盟世代友好下去,鲁国用舞乐招待他。季札精通舞乐,一边观赏,一边品评,当演出《韶箭》舞时,季札便断定是最后一个节目,说就看到这里吧。鲁国人非常吃惊他能预知最后的节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