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洲区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载,香洲人群居于秦汉,盐渔兴旺自宋朝。昔香山县开埠于珠海山场,当时称为香山场。早在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设香山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立香山县。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宝安划出部分地区设立珠海县。1984年将原珠海县大部分地区设立为香洲区。
香洲区是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全区陆地面积5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多万人。下辖狮山、湾仔、拱北、吉大、香湾、梅华、前山、翠香8个街道办事处和唐家湾、南屏、横琴3个镇。1984年建区以来,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花园式的新兴海滨城市,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香洲区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南。是珠海市中心城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1°48′-22°27′,东经113°3′-114°18′。总面积476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519000。代码:440402。区号:0756。拼音:Xiangzhou Qu。
基本概况
香洲区是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全区陆地面积5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多
人。下辖狮山、湾仔、拱北、吉大、香湾、梅华、前山、翠香8个街道办事处和南屏、横琴2个镇。1984年建区以来,香洲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花园式的新兴海滨城市,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007年11月止,香洲区经济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加快,基本完成平均进度预期,个别指标已超过年度预期。工业总产值1035.58亿元,同比增长15.0%;全区第三产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996.74亿元,同比增长21.6%;外贸出口总额58.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财政收入保持稳定,税收持续大幅增长。
自然环境
香洲处于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3'至114°18'之间,属于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4℃,全年1、2月份气温最低,进入4月,温度渐升,5-9月天气较热亦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2300毫米。东风为常向风,夏以东南风为主,冬以东北风为主,夏秋季有台风侵袭。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79%。
生活在珠海香洲,你将忘却季节的变换。清风海韵,伴你一年到头看不完的绿意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天然营造了一个言语所无法描述的动人景致。在这里,你不仅能体会海滨花园的浪漫情调,还能感受水乡田园的纯朴风韵。
感悟香洲是一件快乐的事, 只要纵情集中,总会陶醉不已。如果你期望拥有一份美满的情感,不妨与爱人行走在情侣路上分享浪漫。当然,你也可以去梅溪牌坊、唐家共乐园追踪历史名人的足迹。如果在珍珠乐园、梦幻水城纵情游乐,相信再矜持的人也会狂呼不已。而钟情水乡之美的游客,大可以去灯笼沙水乡一解相思之苦。又或是在海岛上体会那种置身世外的情趣,把自己毫无保留地融入天地之中。
社会发展
建区20年来,我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坚持扩大开放,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齐头并进,为全面实现宽裕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力开发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完善发开拓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拉动全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GDP、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营业收入2005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3.1%、13.33%、14.33%。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我区还发挥主城区优势,积极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旅游经济、物流经济,不断壮大中介服务业。2005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营业收入803.28亿元,同比增长14.33%,我区房地产业出现了购销两旺局面,全年新商品房销售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长79.29%;在服务业中,除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所占比重较小外,居民服务、旅游、卫生、体育、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业发展形势较好,休闲消费成为生活服务业的投资热点;软件和计算机及网络服务业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3.42亿元,同比增长56.87%。
近来,我区民营企业得到迅猛发展。永隆、溢多利、威尔3家民营企业产品被评为广东省驰名商标;德豪润达、威尔科技、东信和平3家民营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交易;中富集团、德豪润达、中油塔鑫三家企业获得“广东省百强民企”称号,民营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香洲区内工业园有香洲区科技创业中心、前山科技工业片区、洪湾工业片区等。
行政区划
香洲区辖8个街道(拱北、吉大、翠香、狮山、香湾、梅华、前山、湾仔)、6个镇(唐家湾 桂山 担杆 万山 横琴 南屏)。
历史沿革
2000年,辖7个街道、12个镇。总人口833908人,各镇人口: 翠香街道 93992 梅华街道 58709 明珠街道 135047 吉大街道 81004拱北街道92352 香湾街道 36023 狮山街道 55747 金鼎镇 41763唐家镇30186 前山镇 43882南屏镇56947 湾仔镇 25339横琴镇5311 桂山镇 2771万山镇2015担杆镇4237 三灶镇 28447 南水镇 14439 小林镇 10180 金海岸虚拟街道 1551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1999年,香洲区辖7个街道(拱北、吉大、翠香、狮山、香湾、梅华、明珠)、12个镇(金鼎、唐家、桂山、担杆、万山、横琴、湾仔、三灶、南水、小林、南屏、前山),92个村委会、93个居委会。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将香洲区的三灶、小林、南水3个镇划归金湾区管辖。
2003年,唐家镇、金鼎镇合并为唐家湾镇,湾仔镇改为湾仔街道。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香洲区辖8个街道(拱北、吉大、翠香、狮山、香湾、梅华、前山、湾仔)、6个镇(唐家湾 桂山 担杆 万山 横琴 南屏)。
香洲区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1998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香洲人杰地灵,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这里“秀毓灵钟”,涌现出一大批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中国第一个留美学者、著名教育家容闳,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清朝驻夏威夷王国第一任商董、领事陈芳,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工人运动领袖苏兆征,华南地区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兴中会重要成员容星桥,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林伟民,著名实业家唐廷枢、徐润,著名侨商、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文学家苏曼殊,岭南才子鲍俊,蜚声中外的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版画家古元等,可以说,珠海香洲,一百多年前,是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是中国从封闭经济、封闭文化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