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115名教职工,教授21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55名,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总数的79%。学院可以培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从科学技术学位到工程专业学位等的各级专门人才,还可以培养创造力丰富的博士后。学院现有5个专业的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有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工学博士专业和5个工学硕士专业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有两个宽口径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和一个特色本科专业(面向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的轨道牵引电气化方向)。
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具有很强的实力。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英、加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国内外一批著名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或名誉教授。优秀学生可选派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
近年来,学院教师努力钻研,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多项获省(部)级奖励。并广泛与铁路、电力等企业合作,承担了多项结合生产实际的科研项目,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5年学院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横向和其他科研项目30项,新增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
学校专门建造了电气工程楼,为学院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有一批优秀主讲教师,有全校示范课教师,有北京市教学名师。有1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多项获北京市奖励,并建设了几门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有设备一流、功能完善的模块化、系统化、网络化实验环境,鼓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优秀本学生可以推荐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2003年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气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按电气信息类招生,培养计划体现学校“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按电气信息大类,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大类专业培养,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及电路、电子、信号处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课后,在高年级可依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意愿选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其中之一完成学业,也可以选择电气信息类其它专业学习。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宽、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优势。轨道交通电气化是专门为国家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特色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基础厚、工作适应快、主要面向城市的优势。
近年来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和就业率逐年上升。学院近三年本科生的深造率为:2006年34.1%,2007年38.27%,2008年32.01%;本科生的就业率(含深造率)为2006年:98.54%,2007年99.64%,2008年99.64%
下属系所简介:
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简介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传动与控制,节能,环境治理,电力电子设备状态检修,智能电器,自动控制,电气化铁路牵引装置与控制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人7,讲师9人。他们当中有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归国人员、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多人,其中,博士后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承担着《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测与计量》、《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等二十几门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有研究生9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0名,博士研究生8名。
近年来,全系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其中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发表科研论文125篇,其中SCI和EI收录12篇,教改论文多篇。
电力工程系简介电力工程系主要从事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继电保护,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智能电器,高电压与绝缘监测,电力市场,电力信息化,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的科研与教学。现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他们当中有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青年教师多人,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承担着《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电气设备》、《高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牵引供电系统原理》、《接触网原理》等十几门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现有研究生10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1名,博士研究生16名。
近年来,全系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其中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其中SCI和EI收录8篇,教改论文6篇。全系教师发挥优势,服务北京、服务铁路、电力行业,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新能源研究所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隶属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所专门从事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和推广有关的科研、教育工作的研究机构。
本所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支由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稳定科研团体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国内多家企业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包括:风力发电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新能源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1、风力发电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
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
☆本科生学历教育
☆研究生培养
☆在职人员短期技术培训
2、风力发电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科研开发
☆直驱式风电机组整机控制系统及变流器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600kW/750kW风机软启动控制模块
☆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站
☆大功率IGCT器件驱动和应用研究
电力电子研究所电力电子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传动领域的研究,包括电源、交流传动、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所现有教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他们中包括曾获得詹天佑铁道奖的教授、在国外留学并工作多年归国的博士、承担多项科研课题的青年教师。研究所目前共有研究生3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0人。
近年来,研究所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 “863”项目、铁道部项目、国防科技项目、台达科教基金项目、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例如,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可用于大功率牵引电机及其他电机的控制、试验、测试等,该试验台实现了能量互馈,大大降低了试验能耗,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所还完成了国内最大功率的航天试验用电源、国内先进的直线电机牵引试验线等项目。
研究所近年来出版了轨道交通专著1部,电力电子学教材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余篇。
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情况介绍人员情况:
本研究所教师共16人,全部是硕士或博士学位,绝大多数为名牌重点大学毕业。
还有和电机有关的兼职教授4名:国内电机内电磁场权威汤蕴璆教授,铁路牵引电机首席资深专家高培庆教授,国内电介质物理权威雷清泉院士,电机绝缘专家范勇教授;
本所负责电气工程学院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电路》和精品专业课《电机学》以及数门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90%的授课教师是优秀主讲教师。 在读硕士研究生21名,在读博士4人 。
专业及特长:
电机(设计、物理场计算、绝缘、轴承)、控制、计算机数据库、测试、机械(制图、强度分析等)、超导等
科研及项目
1)200km/h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研制
北京交通大学主持研制的200km/h电动车组牵引电机
国产200km/h电动车组“先锋号”在秦沈线上
按铁道部文件2005年3月先锋号拆检运行53.1万公里的电机和转向架
2)300km/h动车组异步牵引电机研制
2004年 北京交通大学牵引试验室中国第一台300km/h动车组牵引电机
3)主持1250千瓦货运牵引电机设计
4)NTN牵引电机轴承实验站
在国产高速列车研发阶段,与日本NTN株式会社合作,共同成立的牵引电机轴承实验站于2004年10月落户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该实验台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世界一流水平的牵引电机轴承实验台
5)国家863重大专项“XL纯电动轿车电机及控制器2”
863重大专项“XL纯电动轿车电机及控制器2”整车调试现场
863重大专项电动轿车20kW开关磁阻电机及DSP控制器
6)180kW地铁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
180kW地铁用开关磁阻电机及控制器
7)建设牵引电机电机试验台
2003年在400kw牵引电机试验台上进行180kw地铁牵引电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