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尾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埔尾村[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埔尾村隶属漳州市石亭镇的行政村,位于石亭镇西南部,距漳州市区仅约有10公里。

[村落与居民]石亭镇埔尾村皆姓王,全村人口已超3000人,民族:汉族,全村又分为4个自然村,分别为:埔尾村,大厝顶,亭坪,门都。23个村民小组。

[建筑景观]埔尾村上现留一古庵,里面设有“帝君”,“土地公”等50多座檀木神像,经1997年装修,门前30米处有一棵古老的榕树,庵内天池更有一只上百年神龟。

[乡村风俗]埔尾村是一个热情的村,每隔一年,正月十三,都会宴请八方来宾,亲戚,朋友,故交,都会过来欢聚一堂,同赏乡剧,同饮美酒。最为热闹的要属三年一次的农历十一月十一,这天俗称“王祭”,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宰羊,到正午十二点的时候,由村委会老人会组织的游行仪式正式开始:参加的队伍有当上爷爷的各持大香,小男孩骑马,小女孩做轿,还有年轻壮年的抬神,乐队,舞龙队,一并出发,浩浩荡荡的绕村里一圈。途上经过每家门前,都要放鞭炮,一路上可热闹了。如果在一个地方看,队伍从头走到尾大概要1个小时。

[经济状况]全村有20多支俗称“倒水泥”的专业建筑队伍,共负责包办了全市区的80%水泥工程。水果类有:龙眼,荔枝,李子,柚子等,由于年产量过大,价格低,龙眼在前几年竟发生卖不完的现象。近两年来石亭镇镇政府统一规划埔尾村,建起了1500亩的经济开发区,主要由台商来投资办厂。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埔尾村[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埔尾村隶属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的行政村,位于仙游县西部,东与剑山村接址,西与屏山村交界,南与云水村相连,北与云居、霞溪村毗邻,仙永县道从南往北贯穿本村,埔尾村距仙游县城23公里。

[村落与居民]埔尾村落面积4.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3545人,户数965户,居民姓氏有:刘、郑、陈、卢、吴、魏、王、林、方,民族:汉族,全村辖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埔尾村于2006年仙游县人民政府评为卫生合格村,村民遵纪守法, 勤劳致富,文明礼貌,尊老敬贤,安定团结。

[历史人文]埔尾村始祖于南北朝,自浙江入闽定居坪峰埔尾,历史悠久。埔尾村是流芳500多年明朝南京户部尚书郑纪故里,郑纪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考中进士,郑纪贵能“理财”,赤明忠心,在福建倡建鹿鸣、步云、朝天、卧龙等五座桥梁和建设学堂,能为民办实事,肯为民办好事,孝宗皇帝封为一品尚书,三朝元老。

[建筑景观]埔尾村上郑现留有郑纪故居-郑祠,简称为郑府,现存在《三乾元臣》、《一品尚书》金铸匾额和挥花戴大宾题联等,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扩单位;埔尾古瓷窑址,历史悠久,据传当时办有九十九窑,始建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至于明朝始废。岱仙岩古寺位于埔尾岱尖山,建于明朝寺院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山清水秀,是仙游县、永春县人民游览、烧香、避暑的好地方;古温泉位于埔尾汤坝,洗澡池建于清朝,水温46℃,是当地村民洗澡的好去处。

[物产经济]埔尾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靠农业生产,全村耕地面积1656平方米,由于田地平坦,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年增均温度22℃,年降雨量1500公厘左右,适宜农作物生长,大田农业以水稻为主,还有耕作大豆、花生、甘庶经济作物;山地总面积3500平方米,林农经营:杉、竹、杂木,已建速生丰产林基地350平方米,栽植林种、巨尾桉,山坡地栽植水果是龙眼、枇杷、度尾文旦柚;水产养殖发展于九十年代,以鳗鱼养殖为主,兼营杂鱼罗非、草连,现有鳗鱼场2个,水面养殖面积220多平方米,年产值50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