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el Puig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新小说创作空前繁荣。新小说内容新鲜、情节新奇、手法新颖、风格独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延续六七十年代“文学爆炸”的气势,七八十年代拉美文坛上继续涌现出一批被称为“小字辈”的年富力强的小说家,以其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再次掀起了拉美文学的浪潮,评论界称之为“后爆炸”。

曼努埃尔•普伊格(Manuel Puig, 1932—1990)是拉美文学“后爆炸”崛起的阿根廷的优秀小说家,以其特有的创作风格,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后爆炸”新一代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普伊格1951年就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不久后获得罗马电影实验中心的奖学金,去罗马攻读电影导演专业。毕业后曾担任过几部影片的助理导演。60年代中期普伊格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68年,普伊格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丽塔•海华丝的叛变》(La traición de Rita Hayworh),此后陆续出版一系列小说《红红的小嘴巴》(Boquitas Pintadas,1969)、《布宜诺斯艾利斯事件》(The Buenos Aires Affair,1973)、《蜘蛛女之吻》(El beso de la mujer araña,1976)、《天使的阴部》(Pubis Angelical,1979)、《永远诅咒阅读本文的人》(Maldición eterna a quien lea estas páginas,1980)和《属于爱情的血》(Sangre de amor correspondido,1982)等。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蜘蛛女之吻》由巴西导演赫克托•巴本科(Hector Babenco)执导拍摄成电影,于1985年上映。电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男主角之一威廉•赫特(William Hurt)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

《蜘蛛女之吻》无疑是普伊格小说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者以新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取胜,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感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