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台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郝家台遗址

郝家台龙山古城位于漯河市源汇区孙庄乡石槽赵村东北的台地上。京广铁路在遗址西南部穿过,沙河在遗址南1公里处由西向东流去。遗址为椭圆形台地,高出附近地面2-3米,面积约6.5万平方米。1986年-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掘出丰富的龙山文化中晚期遗迹、遗物,其上有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郝家台类型的生产工具,石器有斧、铲、锛、镰、镞、刀等,骨器有凿、镞、鱼钩、针等,蚌器有刀、镰等。

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有少量蛋壳黑陶和红陶。纹饰以蓝纹为主,其次是绳纹、方格纹。器纹以矮足鼎、深腹罐、瓶、觚形器为特色,此外还有甗、、甑、盆、体、圈足盘、刻槽盆、 、豆、 等。陶色、纹饰、器形也因其时代早晚而变化。在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有多组房基,为长方形排房,每组8间或6间不等。墓葬发掘较多,成人为长方竖穴土坑墓,无葬具,也多无随葬品,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少量的屈肢葬。幼儿为瓮棺,以鼎、罐为葬具,用盆和碗扣合。遗迹中最重要的是一座龙山文化中期城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2米,东西宽148米,面积近3.3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宽5米,高0.8米。东城墙中部有一个宽8.8米的缺口,也可能与城门有关。东墙、北墙和四个城角保存尚好,南墙和西墙分别被破坏。城内发现为数不少的房基、窑穴、瓮棺葬等。该城址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为4606±121年,相当于龙山文化中晚期。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