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勐统镇大河村该行政村隶属昌宁县勐统镇,地处勐统镇北边,距勐统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70公里。东邻温泉乡,南邻酒药村,西邻刺竹山村,北邻翁堵乡。辖大歇二母腊、小河边等14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有农户493户,有乡村人口2064人,其中农业人口2056人,劳动力124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9人。
全村国土面积37.05平方公里,海拔1351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粮、蔗、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999亩,人均耕地1.46 亩,林地11598.3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7.2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2、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大河村该行政村隶属富源县大河镇,地处大河镇南边,距大河镇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县21公里。东邻青龙村委会,南邻白岩村委会,西邻长坪村委会,北邻黄泥村委会。辖大塘子村、范家坝村等21个自然村。截至2006年,有农户1449户,有乡村人口5364人,其中农业人口5310人,劳动力24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02人。
全村国土面积7.76平方公里,海拔1741米,年平均气温14.6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蚕豆、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15 亩,人均耕地0.51亩,林地3696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养殖业、种植业为主。
3、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横溪乡大河村横溪乡大河村位于岚皋县西部,辖7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有147户,596人。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余亩,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是前往著名景区千层河的必经之地。[3]
4、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程海镇大河村村情概况

大河村隶属于程海镇莨峨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程海镇东北边,距离莨峨村委会3公里,距离程海镇18公里。国土面积4.61亩,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850毫米。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86亩(其中:田187亩,地299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6166.5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和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0户饮用井水,有2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8户通电,有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0%、0%和21.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户(分别占总数的39.29 %和21.4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0亩,有效灌溉率为5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9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87万元;畜牧业收入11.4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头,肉牛20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0.35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0.55万元;工资性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9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10.34%),在省内务工3人,到省外务工3人。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主要销售往永胜县。2008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万元。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76户,共乡村人口328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172人。其中农业人口296人,劳动力174人。该村以,彝族族为主,其中彝族325人,汉族3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7人,参合率99.07%。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河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星湖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2公里,距离中学30公里。截止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30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6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8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1620元(人均15元),一事一议筹劳216个(劳均4个)。[1]
5、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桂花乡大河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大姚县桂花乡,地处桂花乡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大姚县城公里。东邻永仁县直苴乡,南邻立新村委会,西邻皮左黑村委会尼子左村,北邻桂花村委会。辖猛古地一村、猛古地二村、猛古地三村、猛古地四村、红星村、大河村、且么刀村、罗子左一村、罗子左二村、罗子左三村10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383户,有乡村人口125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4人,劳动力69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49人。
全村国土面积21.64平方公里,海拔1960米,年平均气温15.1℃,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235亩,人均耕地1亩,林地23454.2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74.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核桃为主。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235亩(其中:田127亩,地1108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3454.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157.5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6.50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97亩;荒山荒地4636.50亩,其它面积2942.80亩。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4户通自来水,有3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3.29%)。有38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9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77.0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0户(分别占总数的42.82%和31.33%)。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4辆,摩托车6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46亩,有效灌溉率为36.1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4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到2008年底,全村未有建沼气池农户;未装有太阳能农户;未有建小水窖。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无路灯。有8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74.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6.96万元,占总收入的16.87%;畜牧业收入72.16万元,占总收入的12.55%(其中,年内出栏猪 563头,牛81头,肉羊640头);林业收入123.36万元,占总收入的21.46%;第二、三产业收入261.08万元,占总收入的45.41%。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元,农民收入以核桃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1人(占劳动力的8.80%),在省内务工61人。人口卫生到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383户,人口1254人,其中男性626人,女性628人。其中农业人口1254人,劳动力693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438人,彝族816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3人,占人口总数的2.6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21人,参合率81.42%;享受低保5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文化教育至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拥有教师3人,在校学生163人,距离乡中学12公里。截至2008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63人,其中小学生101人,中学生62人。人文地理该村是彝族、汉族混居地,生态资源良好,桂花河横穿其境内,彝族文化浓厚,保存有完好的新石器遗址。[4]
6、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垦利镇大河村基本情况垦利镇大河村距垦利县城向东10公里,至2006年,有218户700多口人,土地总面积2.5万亩,可耕地3000余亩,其中旱田1200亩,水田1800亩。经济产业村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旱田种植棉花、冬枣、速生杨等,水田种植水稻及莲藕。养殖业有水库淡水3500亩,以鱼蟹混养为主,另有养殖小区两个,占地80余亩,以养猪、羊、鸡为主。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该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2006年通过创建小康文明村,大大激活了生产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300元,各项工作也走在了全镇前列。所获荣誉该村先后被市、县、镇各级政府授予“油区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垦利建设先进单位”“村务公开示范村”“科技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个好党支部”“红旗党支部、模范村委会”等光荣称号。[5]村史简介大河村地处黄河入海冲积地带,海拔5米,距渤海最近处20公里,地下卤度较高。1935年前后由现今寿光市、广饶县、东营区等地农民陆续到此开荒种地,因在黄河支流南岸居住,时称“大河崖”,又因最早到此拓荒者为12户,亦称“十二大伙”。
1941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解放本地后建大河乡,1950年设大河管理区,1956年正式命名大河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大河村有自然村6个(即:大河、小义兴、大义兴、商家屋子、解家屋子、道口屋子),11个生产队,人口达1700多人,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村民陆续外迁,至2006年有4个自然村,700余人口。[6]
7、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大河村村情概况

大河行政村隶属于威信县扎西镇 ,地处扎西镇南边,距扎西镇政府所在地11 公里,到扎西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1公里。东邻东邻石坎村,南邻镇雄花朗乡,西邻大山村,北邻庙坝村辖观音、何家、吴家等27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1505户,乡村人口6592 人,其中农业人口 6527人,劳动力 36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4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24.7平方公里,海拔970 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125 毫米,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5096.5 亩,人均耕地 0.78 亩,林地1385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6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养殖为主。自然资源截至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096.5 亩(其中:田154 亩,地 4942.5 亩),人均耕地 0.78 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1385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9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 .06 亩,主要种植藤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100 亩;草地 804 亩;荒山荒地3260 亩,其他面积 4318.8 亩。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 665 户通自来水,有 895 户饮用井水,有 101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7%)。有150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 82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0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9户(分别占总数的27%和25%)。
该村到扎西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 1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1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1 辆,拖拉机2 辆,摩托车24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425亩,有效灌溉率为1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32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5亩。
到2006年底,全村有1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295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934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76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345.9万元,占总收入的31%;畜牧业收入 251.2万元,占总收入的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340 头,肉牛122 头);渔业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0.2%;林业收入 12.9万元,占总收入的1.2%;第二、三产业收入148.8万元,占总收入的13%;工资性收入208.6 万元,占总收入的19%。农民人均纯收入786 元,农民收入以 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6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900人(占劳动力的14%),在省内务工 210 人,到省外务工 690 人。人口卫生截至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 1505 户,乡村人口 6592人,其中男性 3412人,女性 31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6527 人,劳动力3626 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40人, 彝族7人。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5740人,参合率87%;享受低保 540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11 公里。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2 所,校舍建筑面积3320 平方米,拥有教师40人,距离镇中学7公里。截至2006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25人,其中小学生736 人,中学生389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 个、图书室 1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1162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550.5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 ,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7]
8、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山乡大河村

村情概况大河村是镇雄县花山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花山乡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公路,交通比较方便,距镇雄县城 100公里。东面邻镇雄县牛场镇和放马坝村,南面邻放马坝村、花山村,西面邻黄莲村,北面邻镇雄县碗厂乡。辖店子、新村、三锅庄、中寨等18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682户,共2782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774人,劳动力1678 人。
国土面积37平方公里,海拔1690米,年平均气温10.4℃,适合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全村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元。村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自然资源截至2006年底,大河村国土面积55500亩,拥有林地12892亩。耕地总面积3362亩,人均耕地1.2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水面116000平方米。基础设施截至2006年底,大河村委会已实现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整个村共有489户通自来水(或全部农户均通自来水),193户还在饮水困难;68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16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未硬化的砂石路面,到乡(镇)交通比较方便。2006年底整个村委会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5辆。
大河村村民的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河村已有261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110 户,还有31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2006年整个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42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8.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3%;畜牧业收入150.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林业收入4.7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外出劳务收入98.7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531.3元,人均纯收入1084元。人口卫生花山乡大河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522人,彝族260人。截至2006年底,整个村委会有农户682户,共2782人,其中男1524人,女1258人。农业人口数为2782人,劳动力总数1678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301人,外出务工人数223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数23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641户,共计2645人,参合率95%。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委会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该村委会建有公厕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文化教育大河村有村小学4所,校舍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拥有教师10人,距离花山中学10公里。截至2006年底,整个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370人,其中小学生人数333人,中学生人数37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501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3142.7 亩。年末集体总收入 5.5 万元,有固定资产 25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3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8]
9、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大渔乡大河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呈贡县大渔乡,地处大渔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政府7公里。东邻月角村委会,南邻大渔村委会,西邻滇池,北邻新村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截至2007年底,农户922户,乡村人口2511人,其中农业人口2511人,劳动力18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351人。
全村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海拔 1,890.00 米,年平均气温 14.80 ℃,年降水量 800.00 毫米,适合种植 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707.00 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39.00 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8.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自然资源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07.00亩(其中:田1,605.00 亩,地102.00亩),人均耕地0.68亩,主要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拥有林地39.00亩;水面面积 10.00 亩,其他面积 1,704.00 亩。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806户通自来水,有43户饮用井水。有922户通电,有39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86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3.16%和93.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42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02户(分别占总数的91.32%和86.98%)。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6辆,拖拉机32 辆,摩托车70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07.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07.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7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680户;建有小水窖191口。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4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3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04.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00.00万元,占总收入的56.47%;畜牧业收入3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头,肉牛2头,肉羊33头);渔业收入 10.00 万元,占总收入的0.22%;第二、三产业收入1,964.00 万元,占总收入的42.65%;工资性收入23.00万元,占总收入的0.5%。农民人均纯收入4,628.00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占劳动力的1.1%),在省内务工20人。人口卫生截至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922户,乡村人口2511人,其中男性1198人,女性1313人。其中农业人口2511人,劳动力 180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白族7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7人,占人口总数的1.8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09人,参合率76.03%。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 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 个。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83.00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距离乡中学1.00公里。截至2007年底,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90人,其中小学生245人,中学生145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9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07.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22.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4,627.00万元,有固定资产210.00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5.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9]
10、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大河村大河村隶属于北古城镇合兴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镇北边,距离村委会5 公里,距离镇40公里。国土面积1.53平方公里,海拔1784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35.5毫米,适宜种植粮、烟等农作物。有耕地167亩,其中人均耕地1.34亩;有林地1800亩。全村有农户38户,有乡村人口14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人,劳动力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1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