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家罗琳】

真名:Joanne "Jo" Rowling

全名:乔安妮·凯瑟林·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是一个误传,并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罗琳唯一的名字是“乔安妮”(Joanne)。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担心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劝说她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当时穷困的罗琳于是同意,给自己取了J.K. Rowling的笔名,尽管她的名字中其实没有Kathleen这个中间名。

笔名:J.K. Rowling

昵称:朋友们都叫她“JO”,FANS们叫他“JK”,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叫她“JAKE”。

花名:同学有时奚落她叫“Rolling Pin(旋转的大头针)”和“Rolling Stone(滚石)”。

出生: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的Chipping Sodbury普通医院。

父母:父亲Peter是一名退休的飞机制造厂Rolls-Royce的管理人员,母亲Ann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于1990因病去逝,终年45岁。他们1963年在一列火车上一见钟情,并结婚。

兄妹:一个妹妹,名叫Dianne,也叫Di,比罗琳小两岁,曾经学过护士,现在爱丁堡学习法律。

配偶:1990年罗琳与一名至今未透露姓名的葡萄牙电视新闻记者简单地结了婚,三年后,随着女儿的出世,他们离婚了。2001年12月,他和一个叫尼尔·默里的麻醉医师结婚,2003年3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戴维,2005年1月,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

家庭成员:有一个女儿,叫Jessica, 生于1993年(和前夫所生)。现丈夫尼尔,和他们的两个儿女。

童年:罗琳自己说她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脸上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童年的时候,她有过两次迁家的经历。一次是从Yate(布里斯托尔港一边)搬到Winterbourne(布里斯托尔港另一边),一次是从Winterbourne搬到靠近Chepstow的Tutshill的乡村。

学历:毕业于英国Exeter University (埃克塞特大学),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最近,获母校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教学培训。

处女作:她的写作生涯是从6岁的时候,写了《兔子》的故事开始的。主角是只兔子,叫Rabbit(罗宾特)。他得了麻疹,朋友们来看他,其中有一只叫Miss Bee的巨大的蜜蜂。

工作经历:她开始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1991年,26岁的她去了葡萄牙去都教孩子们第二外语——英语,后来她又在爱丁堡教孩子们法语。 后来她失业了,成了靠政府救济来生活的单亲母亲。

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开始构思哈利的故事是在1990年。她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前后共写了5年,接着又陆续出版《哈利波特与密室》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这期间,她从葡萄牙回到了爱丁堡。在一间咖啡厅里,她将女儿放在桌边的婴儿车上,就在女儿的吵闹声里写作。当这第一本书在1997年由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后,她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她自己也成了英国第三富婆。

现居地:与女儿生活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市

新书快报:《哈利·波特》魔法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将于2007年7月21日正式发行。在发行日的零时到黎明,作者J·K·罗琳参加新书阅读和签名活动。

据美联社报道,书阅读和随后的签名活动将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英国和爱尔兰的《哈利·波特》书迷可在赞助该项活动的学术出版社和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网站上报名参加。大约1700名中选者将免费获得1部由罗琳签名的《哈利·波特与死圣》。随机选中的首批500名幸运书迷将受邀参加新书阅读。

《哈利·波特与死圣》是《哈利·波特》系列丛书的第七部。作者曾透露在这部书中将有两个主要人物死亡。(no。应该是伏地魔死亡,哈利幸存。)《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已被译成64种语言,全球销售逾3.25亿册。

【教授罗琳】

罗琳,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目前主要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等课程。出版教材《网站开发与管理》,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内容涉及信息管理、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等方面,主持过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率研究课题,参与了科学信息离散分布的机理与模型研究、数字图书馆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兴趣在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

【垒球运动员】

姓 名:罗琳

性 别: 女

出生日期: 1979年4月6日

出 生 地: 广州市

身 高: 172厘米 体重: 63公斤

身 份: 学生 教育背景: 大专

个人爱好: 看书

注册单位: 广东

运动项目: 垒球

奥运项目: 垒球

最好成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垒赛第四

场上位置: 外场手 球衣号码: 23

运动经历:

1995年进入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基地广东省垒球队,教练曾志刚;1998年入选国家青年队,教练王悌;2000年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教练刘雅明;2002年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教练王纯新;2003年入选国家队,教练翠珊·麦克唐纳德。

主要成绩:

1999年 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0年 悉尼奥运会第四

2002年 全国垒球锦标赛冠军

主要纪录:

2004年获雅典奥运会女子垒球第四名

罗琳 女,1945年7月出生,四川成都人。1967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1987年在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获硕士学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美国巴尔的摩市市长授予“荣誉市民”证书。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四川省东华综合科学院副院长、生殖健康研究所所长。近5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17项,获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获科研管理奖4次。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和国际、国内学术会上交流论文60篇。1995年卫生部授予“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996年分别被国家计生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全国和四川省“八五期间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同时获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嘉奖证书。

【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罗琳】

罗琳,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古文献工作,主持整理出版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

曾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目室主任、《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目部主任,主编了《四库未收书辑刊》,承担了此三部丛书的目录遴选、文献征访和六千余种古籍的版本鉴定及著录工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古籍目录网络数据库”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古籍联合数据库” 课题负责人。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30余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馆藏古文献之目录体系,版本鉴定,古文献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史料的文献分布及特点,古文献数据库建设等。

招收“中国古典目录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罗琳】

罗琳,男,笔名文琳,斋名宁静斋,汉族,1939年9月27日出生,广东普宁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当教师,后当编辑,现已退休。原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刊《中国出版》编审、副主任,主持过日常工作多有编著。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第三部)、《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词典》等。自幼受书画艺术熏陶和传授,常研名帖并与书家切磋,兼任过书法教师。擅长行草书。书法作品雄秀、苍劲、洒脱,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先后获国际特别奖、国际艺术金爵奖、特别金奖、金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美国、巴西、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辆主要城市等地展出并被收藏,入编《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观》、《世纪中国名家艺术大典》、《中国名家书画集》、《中国书法选集(2001-20005)》等。作者被聘为世界华人艺术网艺术顾问、美国世界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特级书画大师、广东普宁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画圣吴道子艺术馆名誉馆长、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教授、北京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理事长、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理事兼文宣部副主任等职。并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新世纪百名书圣画圣艺术大师”等称号。艺术简历入编《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书法集有《书坛风云人物·罗琳》(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艺术中心编印)。

【高级建筑师、博士罗琳】

罗琳(Laura Lin Luo)博士,高级建筑师

现任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暨精瑞(北京)不动产开发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生于1968年,成都人。

2006年到2009年作为主要撰写人、主要协调人和专业负责人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典型村镇循环经济构建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的子课题“典型新城镇(区)循环经济构建技术集成与发展模式研究及示范”的研究工作

2009年参与《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第五版,2006年参与其第四版的修编工作。该技术标准是对应于美国“LEED”的通行于中国的绿色生态建筑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得2004年精瑞奖。

2008年,完成“北京华润置地广安门外”项目等住宅区生态规划与评价工作,项目均为大、中型住宅区,建设规模均为20多万平方米。

2008年被选为“中国人居网”专家。

2006-07年,完成四川眉山“燕语林森”等住宅区生态规划与评价工作。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平均为20多万平方米。发表了名为“小户型由文化品位而精彩”、“Newcastle(纽卡索)的住房规划及对我国住宅管理的启示”“思维科学的新发展与建筑符号学的近期前景”,“成都当代建筑风格评析”,“地域浪漫主义及其在成都基督教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论文。

2007年发表作品于《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III)》(中央文献出版社,即“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的作品汇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2004-05年,完成北京西三旗项目、成都金牛雕塑公园等大中型公建、住宅区和园林工程设计项目。

2005年获得“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特等奖(“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中国期刊协会工程设计研究会承办)。

2002-0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第一设计人,完成了成都基督教堂、日喀则农业银行、南充四季景园住宅区、金牛雕塑公园等优秀大中型公建工程设计项目。在建筑风格、地域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前卫的实践。

2002年以前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2000年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1年8月回中国工作。

1995年赢得两份奖学金(澳大利亚海外研究生基金,昆士兰大学海外研究生基金)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题目为珠三角乡村华侨民居。期间在《建筑学报》一级刊物发表1篇论文,“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方法论”,被引次数高达42次,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国际著名人居环境杂志《Ekistics》发表论文“中国人脑海中的异乡 -论广东华侨民居的装饰”。1999年参加国际著名艺术大事“威尼斯双年展”,向大展提交了名为“数字时代的水上城市广场”的设计作品。

1992年到1995年间,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承担了广州芭蕾舞团团址、阳江华侨中学等大中型公建的设计,参与了珠海机场设计、阳江市总体规划等特大型国家重点工程的工作。期间获得第一届广东省建筑绘画展览荣誉奖(2项)。在这期间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涉及了社会上所广泛关注的行业问题。

1989年自成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系。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有数门主要功课分数为年级第一、满分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