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16日,是我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教学机构。

合作社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由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教授兼任院长;特聘日本著名合作社问题专家与高等教育专家、日本农业市场学会副会长、日中农协组织研究会会长、国立弘前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神田健策教授担任合作社学院专职院长;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特邀理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候补执委、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青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李中华博士担任副院长。

为充分整合国内外资源,凝聚合作社教学科研力量,合作社学院聘请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先生,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谢华先生,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教授担任合作社学院高级顾问。聘请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国际合作社联盟原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原主任穆励先生,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研究员,中共青岛市委原副书记、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崔锡柱先生为合作社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合作社实务工作者担任合作社学院客座教授。

合作社学院的战略构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填补国内空白,打造合作经济教学科研品牌,服务于我国合作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合作社学院的学院定位是:合作社教学、合作社培训、合作社科研与合作社国际合作交流相统一。合作社学院既是学校合作社教育的办学单位,也是合作社科研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实施部门。

合作社学院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筹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秉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中国国情的方针,探索符合合作社教育规律及发展趋势的办学体制,坚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时代需求、致力培养合作经济理论基础扎实、合作社实务操作与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广、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合作社学院的教学模式是:以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领域的教学研究人员为主,整合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和农学学科等方面的资源,并联合有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合作社组织、高校、科研单位及国际组织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社教育。以提升中国的合作社教育和科研水平,推动我国合作社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