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三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津门三绝

天津风味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类。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

狗不理包子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游者的遗憾。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是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友,他的乳名“狗子”。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长,喊顺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贵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许多国家都已经“输入”了“狗不理”。

桂发祥麻花

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耳朵眼炸糕

看上云不起眼的小炸糕,却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店主刘万春,人称“炸糕刘”,在北门外大街窄小的耳朵眼胡同租店铺,尽管挂上“增盛成”的牌匾,但人们仍称为“耳朵眼炸糕”。由于这种炸糕皮酥脆嫩,馅细腻香甜,所以很受食客的欢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